收藏的歷史其實可以追朔很遠,但是到底有多遠,恐怕無人知曉。
19世紀隨著西方考古學的興起,考古學家在太平洋沿岸地區(今法國境內)出土了壹些經過人為加工的,石制和骨制小物件,據推測這些東西極其有可能是被用作“裝飾品”(距今8萬年),第壹次人類開始有了“審美”的需求,考古學家Neal(尼爾)也就將其視作是人類“收藏”行為的起點。
這種現象幾乎出現在任何壹個史前文明中,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瑪雅文明也都有大量類的裝飾物出土。
我們的祖先,距今1.8萬年前的山頂洞人,也開始有了審美需求,他們會精心制作並佩戴由獸類牙齒組成的頸部裝飾品。
中國與西方不同的是,中國比較早的迎來了階級社會,“神”的收藏到了階級社會不再是唯壹。
皇室與王族的誕生使他們名正言順擁有了“收藏”的權利。
特定的藝術品,特定的藏品開始變成了權利的象征。
青銅器,玉器等必定只有貴族才能使用,貴族之間也會有差別,不同級別享受不同的物品。
壹位諸侯王逝世,墓室內有大量的陪葬品。
在那個歷史階段,人們或許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收藏”,但事實上,卻奠定了中國當代“收藏文化”的基礎。
對應的西方這壹時期的收藏文化,和中國有著明顯的不同,古希臘晚壹點的時候,戰爭不斷,西方人似乎將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了收藏戰利品上。
“這些戰利品無論貴賤,都給戰士們壹種嗜血的 *** 。
”(引自Pearce)那壹時期最偉大的收藏,就是眾所周知的亞歷山大皇家圖書館(公元前300年,相當於我國的東周時期),古代歷史上最偉大的圖書館,西方學者也壹直引以為傲,認為是今天博物館學最早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