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庫全書》編纂完成後,最初用了六年時間抄寫了四本原版。除壹個文遠館外,其余三部分分別存放在文遠館、金文館和文水館,四館又被稱為“北寺館”。後有三冊藏於文宗閣、文慧閣、溫嵐閣,稱為“南三閣”。七本書已經丟失或被圖書館收藏。文遠館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四庫全書》連同欽定的《古今圖書集》進入西藏文遠館,按照經史子集分四部分擺放。以經學為首的22部經學著作和《四庫全書總目》考證、欽定本《古今圖書集》放在第壹層,皇帝寶座設在中間,作為講學的地方。二樓有三個房間與壹樓相連,四周是地板、書架和歷史系的33本書。二樓漆黑壹片,光線極其微弱,只能藏書,不利於閱讀。三樓除了西端的樓梯間外,其他五個房間都是相通的,每個房間都被前後的立柱與書架隔開,寬敞明亮。這裏存放著22本兒童用書和28本藏書,還設置了明代的禦榻,供皇帝隨時入閣。乾隆皇帝以如此豪華的藏書為榮,曾作詩壹首:“丙申高幹歌,今幸書成架,……”。按照清宮的規定,愛好古籍、勤於學習的大臣、官員,經允許可以到館內看書,但不得損壞書籍,也不得將書籍帶出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