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所寫的《夢溪筆談?辨證壹》裏說過
古人藏書辟蠹用蕓。蕓,香草也,今人謂之七裏香者是也。葉類豌豆,作小叢生,其葉極芬香,秋間葉間微白如粉汙。辟蠹殊驗,南人采置席下,能去蚤虱。
翻譯下來就是:在古代的時候,當時的人為了保護自己收藏的書不被蟲蛀,就會用壹種叫做蕓香草的東西來保護,這種東西也就是現代人說的七裏香,他長得很像豌豆是壹小撮壹小撮的生長,味道非常的香,到了秋天的時候葉子會變得有些白,對付蟲子的效果特別好,南方的人還會特別把它放到涼席的下面,還能夠防止跳蚤。
香能在書裏熏陶三代才能算書香門第
其實這個詞就是說妳家起碼要有好幾代人都是讀書人,才能夠說妳們家是被文學熏陶了很久的人家。因為讀書人骨子裏的氣質就跟蕓香草壹樣,不管放了多久都是帶著壹股香氣的。
而且書經過蕓香草幾十年的熏陶,自己就會帶著這股香味了,這家人如果好幾代都在讀書的話,也會被書所影響。
蕓香這個詞其實還有更深層的含義
比如說在唐朝的時候有壹個專門管理書籍,並且負責檢查書籍裏面的內容有沒有差錯的職務就被叫做蕓香吏,因為大家覺得這個職位的人跟蕓香壹樣是沈浸在書海裏面的,跟這些書打交道時間久了,以後身上也會帶著書香味。
除了蕓香草的氣味以外,現在其實更多的是對於書本被時間氧化後的味道的懷念。
因為到了後來都沒有在使用這種香草來過來驅逐蟲蟻了,所以後來說的書香味,其實就只有書本放的時間久了以後被氧化的味道了,不過這跟原來蕓香草代表的味道壹樣,也是文學經歷了長時間的積澱以後透出來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