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顯微鏡是16世紀末荷蘭制造的。發明者是荷蘭眼鏡商亞斯·詹森,或另壹位荷蘭科學家漢斯·利珀。他們做了壹個簡單的有兩個鏡頭的顯微鏡,但是他們沒有用這些儀器進行任何重要的觀察。
亞斯·詹森:它由壹面凹面鏡和壹面凸面鏡組成,生產水平仍然很低。雖然詹森是發明顯微鏡的第壹人,但他沒有發現顯微鏡的真正價值。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詹森的發明沒有引起世界的註意。
擴展數據:
顯微鏡發展史:
1611年,開普勒(Kepler):提出了復合顯微鏡的制造方法。
1876,阿貝(Abbe):分析圖像在顯微鏡中成像時的衍射效應,嘗試設計最理想的顯微鏡。
1930,列別傑夫:設計並匹配了第壹臺幹涉顯微鏡。此外,澤尼克在1932年發明了相位差顯微鏡,兩人研制的相位差觀測儀擴展了傳統的光學顯微鏡,使生物學家能夠在染色的活細胞上觀察到各種細節。
1981年,艾倫和井上(艾倫和愛牛):光學顯微鏡原理中的圖像得到了增強和對比,發展趨於完善。
從65438到0988,共焦(***軛焦點)掃描顯微鏡在市場上被廣泛使用。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顯微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