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沈陽街景。大家知道,沈陽(清朝稱盛京、奉天)是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打造的首都,八旗入關後,這裏成為陪都。經過200多年的風雨,在晚清時期,沈陽是壹副什麽面貌呢?今天我們通過壹組拍攝於1904年(光緒三十年)的老照片,來壹探究竟。照片來源:美國國會圖書館。?
男子站在沈陽城墻東垣。皇太極時期,新修的沈陽城墻高達3丈5尺、寬1丈8尺,周長9裏332步,在四面城垣設置八座城門。晚清時期,城墻和城門逐漸破敗,到處可見塌落傾頹痕跡,但朝廷已拿不出錢重修了。?
沈陽中街,站在鼓樓望鐘樓。中街是清朝沈陽最熱鬧繁華的街道之壹,店鋪的門面很有氣派。皇太極將明朝沈陽城的兩條?十?字交叉大街擴建成?井?字街,皇宮在?井?字正中心。1637年,在位於皇宮後的中街兩端,建立了兩座猶如孿生姐妹的高大建築,東為鐘樓、西為鼓樓,兩樓相距580多米。?
沈陽鐘樓。沈陽鐘鼓樓建築形制大致相同,均為正方形城臺,高兩丈有余,東西南北四面各設孔門,行人車馬可從樓下穿過。鐘樓上的大鐘,口徑120厘米,重達6000斤,皇太極命名為?盛京定更鐘?。?
沈陽街頭的茶水攤。舊社會人們對茶水的消費有兩個檔次:壹個是茶館,富貴之人在這裏品茶、休閑,還能聽曲聽戲;壹個是流動性的茶攤,為過往行人解渴,價格實惠。照片中場景即為第二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