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認為普洱茶行業提到的幹濕倉等概念都是偽命題。同壹片天空下,中國可以作為倉儲環境,美國可以作為倉儲環境,非洲也可以作為倉儲環境。所謂濕倉,就是有人稱之為相對高溫高濕的儲存環境的名稱。
在計劃經濟時代(1985之前),即使在國有茶廠改制時期,香港也是雲南普洱茶最大的消費市場。香港人不僅喜歡喝茶,還把茶銷往世界各地。香港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廣州也是,夏季溫度可達40℃左右,夏季最低空氣濕度15%?20%之間。普洱茶的含水量要在12%以內,茶葉中的活性酶要在35℃?最活躍的溫度是45℃。普洱茶的制作過程是滅活活性酶,而不是殺死活性酶。當儲存環境的溫度和濕度達到適宜的條件時,可想而知茶葉轉化的速度有多快。
茶葉的發酵轉化需要壹個時間的過渡,轉化過程的加速是壹把雙刃劍。茶的加速轉化會有甘、甜、喉韻,但茶湯的飽滿、沖擊、香氣會有所欠缺。
同樣的茶葉如果在南北方存放十年,茶葉的味道肯定不壹樣。有些愛茶的人會認為南方儲藏的茶葉是濕藏茶,北方儲藏的茶葉是幹藏茶。但有壹點要明白,如果不刻意營造儲藏環境,有目的地人為加熱加濕,不過度幹預茶葉的自然轉化過程,我認為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儲藏的茶葉都是天然倉庫。如果全程人為幹預,加速其轉型,從倉庫銷售撤退,我覺得可以稱之為人工倉庫。
所謂幹倉和濕倉,只是自然倉和人工倉的壹個相對概念。我們喝茶的時候,只要在自然儲存環境下沒有黴變和有毒的黃曲黴素和巴曲酶,就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有選擇的喝。
以上僅代表陳曉雷本人觀點,歡迎各位茶友交流看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