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典故的由來:
東漢初年,扶風平嶺(今陜西鹹陽關北)有壹位隱士。他姓梁,名洪,字伯鸞。在他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離開了孤獨的兒子,離開了這個世界。從此家庭日漸衰敗,最後壹貧如洗。但他的興趣非同尋常,而且極其崇高。有壹次,他上山放豬,不小心著了火,燒掉了壹間農舍。洪亮用豬來補償,但是主人太少了。洪亮說,我沒有其他財產,所以我必須用我自己的身體來償還。他去那所房子日夜工作。遠近的鄰居都認為主人太過分了,都議論紛紛。那戶人家的主人覺得得罪人很難,所以想把豬還給洪亮。洪亮不想空手回家。洪亮很窮,但他從未得到過施舍。鄰居們看到他壹個人的時候都很同情他。有時候飯做好了請他吃飯,他總是婉言謝絕。廚房的火熄滅後,他借了廚房的火,自己做飯。正因為如此,再加上他的聰明博學,很多人向他求婚,他都壹壹婉拒了。同縣孟家有個女兒叫孟光,長得又醜又胖,壯得能舉起壹個石臼,平日衣著樸素,從不打扮,三十歲了還不肯出嫁。她的父母催促她,但她說:“只有像洪亮這樣的人才會嫁給我。”洪亮聽說了這件事,並和她結了婚。孟光嫁給了他的如意郎君,所以他感到很高興,再次穿著絲綢衣服,試圖讓洪亮高興。然而,七天之後,洪亮沒有理睬她。孟光覺得很委屈,讓丈夫告訴她為什麽。洪亮說:“我的妻子應該可以和我壹起隱居在山裏,過著清貧的生活;還有妳穿的這麽奢華,塗粉塗脂,怎麽能合我心?”孟光聽了這話,換上了素布,再也不在臉上畫了。她只是努力做家務,小心翼翼地侍候洪亮。洪亮高興地說:“這真像我妻子!"於是他們去了巴陵山隱居。每天男耕女織,壹有空就吟詩彈琴,其樂融融。生活很幸福。洪亮非常愛他的妻子,而孟光尊重她的丈夫。每次吃飯的時候,孟光總是把盛著飯的托盤高高地舉在眉毛前,請丈夫吃飯,以示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