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常總會聽人說起,妳走妳的獨木橋,我走我的陽光大道,究竟這個陽光大道原來是指通往哪裏的路途呢?
陽關大道原指古代經過陽關通向西域的大道,後泛指通過便利交通大道和光明的道路,也比喻好的出路、辦法,又作“陽關道”。西出陽關地勢開闊平坦,壹馬平川,萬裏無垠。後人用來形人生道路平坦,前途廣闊遠大。陽關大道的說法出自於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其中壹句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成為了千古佳話,其意思是勸君再飲下這杯離別的美酒,向西出了陽關就再難遇到故人。
陽關是西漢武帝時期設置的關城,在如今的甘肅省敦煌市西南約75公裏的地方,不過歷經千年的滄海桑田後,如今只剩下遺址和殘存的烽火臺。在敦煌西南南湖鄉的古董灘,發現大量漢代古董文物如銅箭頭、古幣、陶片等,據此考古和歷史學家分析,古陽關應該就位於古董灘附近,掩埋於漫漫黃沙之下。北面墩墩山上的烽燧是殘存的烽火臺。
宋代以後,因與西方和陸路交通逐漸衰落,關遂廢圮。古董灘因地面曾暴露大量漢代文物,如銅箭頭、古幣、石磨、陶盅等而得名。《西關遺址考》謂古董灘是漢代以後陽關,但據清《甘肅新通誌》及《敦煌縣誌》認為紅山口即陽關。如今尚存的陽關大道,寬約36丈(120米),就是以現在的標準來看,也是非常寬的路了,可以想象古代人們看到陽關道後會是什麽樣的表情,難怪稱之為“陽關大道”了。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為大家分享的知識了,喜歡的大家可以點贊加個關註喲,那我們下期見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