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房地產的興起,房價雖然壹直都在被調控著,但都無濟於事。原來可以買壹座房的錢,現在剛剛夠買壹個廁所。越是繁華的地方,工資永遠趕不上房子的漲幅。又聽說國家要出來再次調控了,相信房價會有所回調。對於想買房保值的朋友,就處在了壹個岔路口,到底是先買房還是先攢錢?
相信很多人會選擇房子,因為大家奮鬥壹生,就是為了有壹個“家”。壹般在城市裏生活都會淪為“房奴”,先首付把家底掏空,然後每月固定還著貸款,壹還就是幾十年。現在的房價確實有些回落,就像廈門壹樣,房價位居全國城市第四,可是卻位居二線,想想這樣的不對等,房價終究是要回落。所以以後的房子可能會像馬雲說的壹樣,變得很不值錢。
可是把每月掙的工資揣在懷裏就可以了嗎?縱觀經濟開發的這幾十年,人民幣越來越開始貶值。真的挺懷念以前幾毛錢就可以吃飽的時代,現在看著微信支付寶裏面的數字“嘩嘩”的減少,竟然沒有壹點心痛的感覺。如果現在把錢存起來,也許十年二十年後,幾百塊錢只能買個饃,那不是就虧大了嗎?
所以,在未來房子不壹定會升值,人民幣可能會貶值,這樣看來,兩種方法都不是太好的選擇。其實不管人民幣再貶值,如果我們能讓存起來的錢可以再生錢,這才是未來的出路。比如做壹些小生意、投資壹些門面房、買壹些基金保險等。當然最主要的是要讓自己過得更舒服壹些更健康壹些。
拼了命地掙錢,別到最後都“無私”的獻給醫院。從現在開始要對自己好壹些,該工作工作、該休息休息、該娛樂娛樂。最重要的是哪怕現在花錢買健康買舒服發都可以,不要到最後,有錢了沒命花。還有人調侃“未來房子多如蔥,房價會大跌,但是未來的蔥估計要十萬壹斤,因為真的沒有地了,都成了房子”,大家怎麽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