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化意義上說,他犯了滔天大罪。這是繼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文化毀滅事件。在古代印刷書籍不是那麽容易的。壹方面,紙很貴;另壹方面,活字印刷術還沒有出現,甚至雕版印刷也不普遍。
大部分書都是手抄的,很多文化書只有壹本。從某種意義上說,他的火不亞於項羽燒阿房宮,簡直不可饒恕。
如果梁緣皇帝沒有成為皇帝,他可能會像壹個學者壹樣成為壹個偉大的作家。40歲之前,梁元帝是個書生,但到了40歲,他的人生發生了變化。作為壹個男人,他從來沒有逃脫庸俗。他不滿足於學習知識,而是有選擇的權利。
在國家危機的時候,梁緣皇帝沒有考慮如何營救或挽救他的父親。相反,他正忙著尋找機會要求皇帝的頭銜,這當然會摧毀他的競爭對手,他們很多。他只是第七王子。於是他開始行動,不顧家人,消滅所有威脅要稱帝的兄弟。
等到所有潛在對手基本被打平後,再出兵平定叛亂。贏得世界後,他展現了自己弱智的壹面。他以為天下已定,封了壹些大臣之後,以為天下太平,但其他大臣早就覬覦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