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錢幣收藏 - 汪寅仙張壽芝屈胡有多少真跡?

汪寅仙張壽芝屈胡有多少真跡?

汪寅仙和張守智* * *有四曲胡* * *印在壹起:?汪寅仙,女,1943,宜興丁山丁南村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宜興紫砂文化藝術研究委員會顧問。作品被故宮博物院、香港茶具文物館、臺灣歷史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等收藏。代表作品有:木棉樹香椿壺、桃杯、曲壺、聖陶壺、蟬、竹、南瓜壺等。

?張守智,1932,河北人,擅長工藝美術。1954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工藝美術陶瓷專業,後進入研究班。65438-0956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藝系任教,系副教授、教授、副主任。

?80年代後期,宜興出現了壹股審美設計師和紫砂大師共同創作紫砂壺的風潮。最具代表性的兩部作品是:《此曲提梁》(韓美林設計,顧景舟制造)和《曲虎》。以至於每當我們提到汪寅仙大師的傑作時,首先想到的就是“曲壺”。

“曲虎”由中央美術學院張守智教授1988設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汪寅仙制作。按容量分為兩種。其中張守智和汪寅仙* * *只制作了四套有印章的曲壺,此拍品就是其中之壹,其代表性不言而喻。早在2012北京翰海春拍上,有兩位大師印章的大曲壺就被拍出了368萬的高價。

“曲壺”的創作突破了紫砂壺藝術的傳統規律,是現代設計理念在傳統紫砂壺中的體現。作品的材料來源於蝸牛的有機生態,整個壺身僅貫穿壹條渦線。壺身、壺嘴、提手的組合形成了壹個線面變化兼備的整體,線面結合和諧、柔和、多變、統壹。整個壺身在靜中運動,動中有靜。壺嘴和吊梁內部形成的虛擬空間,反差強烈,表現出壺身的輪廓美和節奏美。

  • 上一篇:哪個模具好?
  • 下一篇:淘寶的材料這麽便宜,這是怎麽做到的?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