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墻外立壹小石碑,上刻“泰山 石敢當”五字,用以避邪。
壹些人認為泰山為天下浩然正氣之所在,所以古時候帝王將相多喜歡在泰山祭拜。而十字路口,三叉路這些地方是很容易出現煞氣的,被某些人奉為鬼道,即人鬼都走的路,
所以壹些蓋在十字路和三叉路附近的房子為了驅邪擋煞 ,在正對十字路三叉路的門口放上泰山石敢當,以壓制惡煞厲鬼。
相關佐證
1945年春,夏鼐先生在甘肅臨洮寺窪發掘兩座墓葬,都有大塊礫石隨葬。另外雲南元謀大墩子遺址的部分史前墓葬,四川巫山大溪文化遺址的部分墓葬也有石塊隨葬。值得指出的是,在史前墓葬中或在同壹墓區中,隨葬石塊者總是少數,說明墓主人很可能是非正常死亡,墓葬中隨葬的石塊很可能是靈石,其目的是借助靈石來鎮墓驅邪,防止死者變成厲鬼作祟。
下面我們再回到石敢當的探討上來。西漢史遊的《急就章》有“ 石敢當” 之語,唐顏師古有註,前已指出,顏氏註“石”為姓不妥。石敢當的真正含義應當解釋為“ 蓋即石可當沖也 ”,即靈石可以避邪厭殃抵當壹切。石敢當避邪厭殃之俗也可以從東漢應劭的《風俗通義》中找到旁證:“河南汝陽彭氏墓路頭立壹石人,在石獸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