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希”是指晉朝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因這三樣書法字帖價值重大,在三希堂中被尊為無價之寶,所以被稱為三希堂的“三希墨寶”。
三希堂,古時是清高宗弘歷即乾隆帝的書房。“三希”即“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士人希望成為賢人,賢人希望成為聖人,聖人希望成為知天之人,也就是鼓勵自己不懈追求,勤奮自勉。
而且三希堂不僅以儲存三希墨寶而聞名於世,同時還陳設有大量當時制作的極為精致的工藝品和文房器具。高雅與精致始終充溢著這個狹小的空間,散發出濃濃的書卷氣。觀者在欣賞贊嘆之余無不流連忘返。
擴展資料:
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為唐人摹本,行書四行二十八字,尺牘紙本,高七寸壹分,廣四寸六分,是王羲之四十歲之後的作品,也是王羲之傳世代表作之壹。當時只是手劄便條而已,因帖內有“快雪時晴”幾字而得名。
王珣的《伯遠帖》全文***六行四十七字,屬典型的晉代行書。其內容為敘事之辭,該帖的命名出自於貼內的首句的“伯遠”二字,《伯遠帖》的用筆靈舞飛動,為上乘的行草作品。
王獻之的《中秋帖》無款,傳為王獻之書,亦有人懷疑是宋代米芾的臨本。紙本,縱八寸四分,橫三寸六分,行炎,行書三行二十二字,前後有闕文。王獻之是王羲之第七子,其書法受其父影響,且又有創新,他將王體行書的筆法進壹步加以升華和提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