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以來,中國社會局勢相對穩定。光緒登基後,洋務運動和實業救國在國內仁人誌士中醞釀,民族資本發展起來。這短暫的繁榮被歷史學家稱為“同光復興”。景德鎮地處內陸山區,相對封閉,容易控制。為了滿足醉生夢死的生活,清政府撥出巨資到景德鎮燒禦瓷,並加強管理,使景德鎮官窯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據清內務府工業盤點,光緒元年(1875)和光緒二年(1876),景德鎮禦窯廠先後燒制了大量青花瓷、粉彩瓷和各種顏色、釉色的大桶供宮廷使用。其中內廷專用瓷器上印有“長春宮制”、“儲秀宮制”、“坤寧宮制”的符號。此外,光緒十年(1884),為慈禧50大壽制作壹件禮品瓷,花了15000兩白銀。光緒二十年(1894),為慈禧六十大壽燒制了兩批瓷器,耗資128400兩白銀。光緒三十年(1904),慈禧七十壽辰慶典用瓷,又花了38500兩白銀。這些時期生產的瓷器種類繁多,有餐具、西式餐具、文具、陳列瓷、禮品瓷等等。以“天地壹春”、“共慶長春”、“吉祥如意”、“永樂長春”的瓷器最為精美。
光緒官窯青花瓷的壹個顯著特點是仿康熙乾隆青花瓷。高質量的仿制品已經接近或達到康乾瓷器的水平,大部分作品具有明顯的光緒特征。
民窯青花瓷是根據市場需求生產的,走的是商品化的道路。所以品種很多,風格各異,有細有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