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節的由來
據說清明節的起源始於古代皇帝和將軍的“掃墓”儀式,後來人們紛紛效仿,在這壹天祭祖掃墓成為中華民族的固定習俗。本來寒食節和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在唐代,掃墓的日子被定為寒食節。
2.清明節習俗
去郊遊:也叫春遊。古稱探春、荀春。三月晴空,春回大地,大自然處處呈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踏青的好時節。我國民間壹直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掃墓:清明掃墓,對先人來說叫“敬思時”。它的習俗有著悠久的歷史。掃墓發生在秦朝以前,但不壹定是在清明節之際,而是在秦朝以後。直到唐朝才開始流行。
柳樹:柳樹有很強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在土裏就活,插在哪裏就活在哪裏,年復壹年地插下去,到處都變得陰沈沈的。受佛教影響,人們認為柳條可以驅鬼。觀音把柳枝浸在水裏幫助眾生就是這個意思。
3.清明節的意義。
4月5日是清明節,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古人對清明景象的描述是:“南北丘墓田多,清明祭品不同。”在這種情況下,大量的人利用清明節掃墓,或扶老攜幼,用鮮花在各地的墓地祭奠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