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蠟燭是在清末傳入我國的,最早叫“洋蠟”(石蠟硬脂蠟燭)。曹禺《日出》第三幕:“ 小順子 把燈熄滅,由抽屜拿出洋蠟頭點上,屋子暗下來。” 端木蕻良《鄉愁》:“房東把電燈閉了,奶奶在黑暗裏摸了半天,才摸出壹根小紅洋蠟來。”
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出現的蜜蠟可能是今日所見蠟燭的雛形,從現存文獻看,蜜蠟在我國產生的時間大致與西方相同,日本是在奈良時代(公元710~784年)從我國傳入這種蠟燭的。和現代蠟燭相比,古代蠟燭有許多不足之處。唐代詩人李商隱有“何當***剪西窗燭”的詩句。詩人為什麽要剪燭呢?當時蠟燭燭芯是用棉線搓成的,直立在火焰的中心,由於無法燒盡而炭化,所以必須不時地用剪刀將殘留的燭心末端剪掉。這無疑是壹件麻煩的事,1820年,法國人強巴歇列發明了三根棉線編成的燭芯,使燭芯燃燒時自然松開,末端正好翹到火焰外側,因而可以完全燃燒。1825年(道光年間),舍夫勒爾和蓋·呂薩克獲得了生產石蠟硬脂蠟燭的專利。石蠟硬脂蠟燭的出現,在人類照明史上開創了壹個新時代。後來,有人在北美洲發現了大油田,於是可從石油中提煉出大量的石蠟,較理想的蠟燭因此在全球得到了普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