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馬褂的價值就在於是君王禦賜的,但是到了清朝後期,清政府不得人心。已經失去了掌控國家的權力,黃馬褂也失去了自身特有的價值,最後只能淪為在街道上賤賣的局面。黃馬褂通常只賞賜給立個大功的大臣,這是他們獲得榮譽的的壹種象征。在清朝鼎盛的時候,誰又能獲得壹件黃馬褂,那就是獲得了壹些非常珍貴的寶物,可以作為自己炫耀的資本。這個黃馬褂可不是壹般人能夠得到的,更不是壹般人能夠享用的。
到了清朝的後期,黃馬褂已經不是什麽稀奇之物。清朝政府為了獎勵有功的人,經常會發放給這些功臣黃馬褂。所以黃馬褂的價值也被大大的貶低。黃馬褂其實就是用明黃色綢緞或紗制作而成的,黃色可不是壹般人家可以用的,只有皇家才有權力使用。
隨著鴉片戰爭的爆發,清政府已經淪為帝國主義的爪牙。清政府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日漸下降,而且清朝為了獎勵這些有功之臣,原來會發放壹些物資給他們。但是清朝後期財政很緊張,只能發放黃馬褂作為精神上的獎勵。沒有發放太多的物質獎勵,這也讓很多的大臣感到不滿。
在慈禧掌權之後,幾乎每壹個大臣的手裏都有壹件黃馬褂。泛濫成災的黃馬褂已經成為街頭上販賣的低價物品,清政府自己就曾經公開拍賣過黃馬褂,剛開始的時候出現還是很高的,大概在幾萬兩左右。但是隨著拍賣的時間進行,黃馬褂的價值越來越低,最後黃馬褂的價錢大概在幾十兩,而且沒有人願意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