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線雕工藝源自古代的“妝佛”工藝。
漆線雕發源於福建泉州,是中國漆藝文化寶庫中的藝術瑰寶之壹,是閩南地區獨有的傳統工藝。自唐代彩塑興盛以來,漆線雕便被應用於佛像裝飾,俗稱“妝佛”,長期以來壹直作為壹種特殊行業廣泛流傳。
漆線雕做工精細雅致,形象逼真生動,風格古樸莊重,畫面栩栩如生,堪稱藝苑奇葩,中國壹絕。漆線雕是福建泉州歷史悠久、獨具特色的傳統民間手工藝精品,可考的有1400多年的歷史。而後在泉州流傳多年。
佛雕藝人用熟桐油、大漆、磚粉等原料經反復舂、捶、揉、撚,成為富有韌性的漆線土,再用手工搓成細如發絲的“漆線”,運用盤、結、繞、堆等工藝,在佛像坯體上飾出各種圖案。
漆線雕工藝的歷史
漆線雕工藝是古代佛像雕塑藝術的遺脈,是受宋元線雕工藝特別是瀝粉和泥線雕的啟發而產生的。它形成於明末清初,至晚清時逐漸成熟,在閩南地區的發展與民間宗教的興盛及神佛雕塑行業的繁榮密不可分。
明末清初,泉州工匠們開始把漆線雕工藝用在寺廟、神佛雕像的裝飾上。因技法尚不成熟,且用材粗簡,以糯米粉和木胎為主,作品普遍存在保質期短、易蟲蛀、易變形的缺陷。
後來,工匠們發現用紅磚瓦粉和漆液糅合成漆泥,再把漆泥附著在木胎上進行雕制,可使其保質幾年、甚至十幾年。此後,漆線雕作為獨特的工藝品開始流向市場,但早期的漆線雕作品少而昂貴,清朝康熙年間只在閩南壹帶大寺大廟中收藏著部分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