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具有南洋建築風格的騎樓建築傳入廣東。這壹時期,太平路、東門街逐漸改造成騎樓式商業街,與明清石牌坊並存,形成了中國獨具地方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1951年,剩余的19座石牌坊因交通受阻、墜物等原因全部拆除。好在拆遷前都留下了照片,記錄了刻字。拆除後,部分構件被相關單位收集,其余散落各處,部分構件陸續回收。2006年,潮州啟動牌坊街修復工程。該項目將修復22座古牌樓(其中太平路20座、東門街2座),改造沿街歷史建築,同時實施沿街古井保護、路面及地下管網改造及配套公共設施。修復後的牌坊街以廣濟門城樓、廣濟橋、韓文公祠、筆架山潮州窯遺址為界,與開元寺、積樂黃公祠、徐福馬府、甲地巷為代表的古民居群落相連,形成反映潮州歷史風貌、人文環境、經濟生活的古城文化旅遊中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