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為了方便區分歸類收藏需要,市場對流通硬幣進行了劃分,將正面有國徽,背面有牡丹、梅花、菊花及面值的第三套硬幣稱之為“老三花”,而第四套硬幣稱之為“新三花”。
國徽1元是指“老三花”中的牡丹1元。如今有國徽的壹元硬幣是否更具有收藏價值
對於新三花來說,是更具有收藏價值,但收藏價值不大。牡丹1元發行年份為1991年至2000年,除了2000年份只發行裝幀套幣外,真正流通的年份只有9枚!最早的牡丹1元流通年份離我們足足都已有30年了,雖然仍在流通使用中,但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見到、接觸到更多是“新三花”的菊花1元,這已說明漸漸地被替代。
三,尤其是2019年版的“白三花”發行,“新三花”被替代結果的肯定,然後“老三花”終成藏品,這點在菊花1角跟同第四套人民幣於2019年4月30日壹起退市得到證實,這種理論推算的結果就是錢幣市場賦予了“老三花”交易行情,慢慢地便有了收藏價值之說。
對於“新三花”、“白三花”中的菊花1元,牡丹1元更具收藏價值
首先:發行量及存世量。牡丹1元是發行時間較早,尤是早年份的1元市場流通損耗嚴重,流通美品較少,卷盒幣就更少。
再次:“老三花”是國徽版本最後壹套流通硬幣,從“新三花”起流通硬幣正面不再是國徽,而是“中國人民銀行”行名。絕唱更具紀念意義!
四,所以說無論是市價還是紀念意義,牡丹1元較之後兩套發行的硬幣都更具收藏價值。
存世量問題是最主要的原因。早期發行的硬分幣、長城幣為什麽會成為流通硬幣收藏者的愛好,原因就在於此。貨幣是為國民經濟服務的,貨幣的發行量是國家秘密,具體發行量無法準確獲知,但從經濟發展的角度分析,相信牡丹1元壹個年份的發行量要遠超長城幣1元所有年份發行的量,更甚者要比所有長城幣發行的量都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