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對甲骨文的初步判斷為後來的研究所證實。王對我國古代文物研究頗深,殷墟甲骨文從“龍骨”變成了珍貴的古代文化研究資料,從而避免了作為“藥材”被破壞的厄運。王為保護和發展我國古代文化遺產和甲骨文的創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甲骨文的發現不僅標誌著中國已有近4000年的歷史,而且為研究商代歷史提供了極其寶貴的資料。甲骨文的發現直接導致了安陽殷墟的發掘,其重要性不亞於古希臘特洛伊遺址的發現,並形成了甲骨文和殷商考古學兩個新學科。
甲骨文、明清檔案、敦煌文獻、流沙簡牘並稱為中國近代史領域的“四大發現”。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蔔辭已經流散到12個國家和地區,世界上很多博物館都以甲骨蔔辭為榮,其中就包含了中國。甲骨蔔辭已經成為世界上的壹門新學科,這不僅是中國的知識,也是世界的知識。
王也是文物的保護者。他看到許多古墓和遺址不是被毀就是被盜。他曾在《請重申舊章封禁天下古墓》中,建議清廷加強對古墓和古代文物的保護。其保護範圍包括地方誌記載的帝王、聖賢、忠臣、烈士墓及有名或無名墓,私挖古墓、開棺盜寶者壹經發現嚴懲不貸。
王壹生收集和研究了大量的古代文物,並經常向當時著名的金石學家學習。他豐富的收藏和研究促進了傳統金石學研究向“考古學”的轉變,為中國現代考古學的形成積累了大量資料。主要著作有《漢誌存錄》、《六朝誌存錄》、《王公遺集》(八卷)。《天壤閣叢書》是王祖遠、王父子歷時數十年出版的大型訓詁叢書,四十余卷,二十余萬字。
(張豈之:《中國近現代史學術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