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蘭亭序》
《蘭亭序》是王羲之47歲時的書作,記述的是王羲之和友人雅士會聚蘭亭的盛遊之事。全篇寫的從容嫻和,氣盛神凝。
《蘭亭序》***計三百二十七個字,逸筆天成,而且變化結構、轉換筆法,匠心獨運而又不毫無安排造作的痕跡。這樣的基於資質超群,功臣力深厚的作品,被評“為天下第壹行書” ,確實是當之無愧的。
2、《祭侄文稿》
全稱為《祭侄贈贊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於唐乾元元年(758年)創作的行書紙本書法作品,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祭侄文稿》是追祭從侄顏季明的草稿。***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這篇文稿追敘了常山太守顏杲卿父子壹門在安祿山叛亂時,挺身而出,堅決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取義成仁之事。通篇用筆之間情如潮湧,書法氣勢磅礴,縱筆豪放,壹氣呵成。
與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北宋蘇軾的行書《黃州寒食帖》並稱為“天下三大行書”,亦被譽為“天下行書第二”。
3、《寒食帖》
又名《黃州寒食詩帖》或《黃州寒食帖》。是蘇軾撰詩並書,墨跡素箋本,橫34.2厘米,縱18.9厘米,行書十七行,129字,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此帖是蘇軾行書的代表作。這是壹首遣興的詩作,是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所發的 人生之嘆。
詩寫得蒼涼多情,表達了蘇軾此時惆悵孤獨的心情。此詩的書法也正是在這種心情和境況下,有感而出的。通篇書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氣勢奔放,而無荒率之筆。
《寒食詩帖》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 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