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被遺棄小孩的哭聲打破了大雨裏的死寂,浪人第壹個沖裏過去,剛才好像還很正義評論各個版本的他卻居然在大雨中小孩撕心裂肺的哭聲裏剝包孩子的舊衣服。
影片在這裏達到高潮,也將對人性的拷問推向深淵。樵夫雖然質問浪人的行為,但是到底也被浪人因為匕首的去向問題逼得步步後退,浪人拿著剝下的衣服在漸小的雨裏揚長而去。留下遊僧和樵夫獨自在破廟裏沈默。
孩子的哭聲再次打破死寂時,遊僧已經不相信人性,他看著過來想抱孩子的樵夫不斷後退。理解了樵夫本意後,他燃起了對人性最後的希望。
樵夫說自己已經有六個孩子,多壹個並沒有分別。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麽?
電影到這裏戛然而止。在那個戰爭饑餓強盜橫行的時代,那些人能否存活都是個問題。
影片結尾,彈幕上有人說最後樵夫將孩子販賣了。
其實並不是沒有這個可能。如果這個成為結尾,絕對會引人進壹步深思。導演在最後留了壹個象征光明的結局,看起來更像是壹個對現實催眠似的接受,在某種意義上更像是對現實和人性的絕望。
不管結局如何,總會有美好相遇,不是麽?
哪怕是催眠,也無妨。畢竟,活著就需要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