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會火炬長72厘米,重985克。燃燒時間15分鐘,零風速下火焰高度25-30 cm。在強光和日光下可以識別和拍照。工藝方面,采用了圓錐曲面壹次成型技術和鋁蝕著色技術。燃料為丙烷,符合環保要求。火炬造型由可回收的環保材料制成。
火炬的內燃系統是在火炬內部安裝壹套設備,使火炬被點燃後能在壹定範圍的復雜環境下保持燃燒壹段時間,並完成接力傳遞。劉興洲院士說,北京奧運會火炬的內燃系統由燃燒器、穩壓裝置和儲存氣體的氣罐三部分組成。“我們只需要在壹個狹小、彎曲、不規則的空間裏,小心翼翼地安裝固定這些設備。”
丙烷被選為北京奧運會火炬。丙烷燃燒後主要產生水蒸氣和二氧化碳,不會汙染環境。更重要的是,丙烷能適應很寬的溫度範圍,在零下40攝氏度仍能產生1以上的飽和蒸汽壓,高於外界大氣壓,形成燃燒;而且丙烷產生的火焰是亮黃色的,火炬手奔跑時,動感飄揚的火焰在不同的背景下更加醒目。
北京奧運會火炬內燃系統的壹個重要創新是設置了“雙焰”方案。劉興洲院士說,燃氣流出後,壹部分進入燃燒器主燃燒室,在火炬外形成比較充分的火焰。另壹部分進入預燃室,在火炬中保持相對較小但非常穩定的火焰。如果出現極端情況,主燃燒室火焰熄滅,預燃室仍能保持燃燒,保證火炬不會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