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又稱《蘭亭集序》、《蘭亭序》、《何琳序》、《贊序》、《贊帖》。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謝安、孫綽等41位軍政要員在殷珊蘭亭(今浙江紹興)“作詩”。會上,王羲之為他們的詩寫了序稿。《蘭亭集序》敘述了蘭亭周圍的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表達了作者對生死無常的感受。
這篇序簡潔、典雅、雋永,代表了王羲之的散文風格。而且它的文字精致朗朗上口。是古代駢文的代表作。《蘭亭集序》在駢文的幾個方面各有千秋。這篇文章體現了王羲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與老莊提倡的無為形成鮮明對比。
作者簡介
王羲之(303-361年)漢族,字少,名連齋。王擠善宗李、曹、楷、興,精研筆法,手抄摹仿,擺脫漢魏文風,自成壹派,影響深遠。代表作品有:《論樂頤》、《黃庭靖》、《草書十七帖》、《齊星書》。他是東晉的書法家,被後人尊為“書聖”。他和他的兒子王獻之壹起被稱為“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