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銀元是英國、印度等殖民國家在晚清時期在中國鑄造的。英國最早於1895(維多利亞女王頭像)發行,次年大饑荒後印度在東北鑄造,以緩解當地饑荒糧食短缺。日本也從英國引進了相關的“貿易銀元”,並於1897年明治維新時期開始鑄造相關的外國銀元,以平息明治維新大量鑄造造成的國內通貨膨脹。
站在海洋上就是站在人上面,也叫“站在海洋上”。是中國流通的外國銀元中數量最多的。除了“立人”,還有安南(越南)、日本、暹羅(泰國)、緬甸、呂宋(菲律賓)、馬來亞、爪哇等國的外國貨幣流入中國。這些洋幣流入後,先按鑄造國家分為“洋版”和“範版”,再按面值分為“元”、“角”、“碎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