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盛世收藏 - 珍珠母漆器的漆史

珍珠母漆器的漆史

北宋宣和年間(1119 ~ 1125),當時正在等待召見的畫家蘇漢臣已經用細細的珍珠母描繪過漆木家具坐墩(原畫現藏臺北故宮)。此外,周覓還記錄了賈思道家中的珍珠母漆屏,上面鑲嵌著人物故事的精美圖畫。在元代大都(今北京)遺址中發現了廣寒宮薄珍珠母黑漆盤的碎片。上面的亭臺樓閣、樹木等景物都做了細致的描繪,並采用了剪殼色和塗色的手法,發揮不同貝殼和顏色的特點。到了明代,薄螺鈿漆器進壹步發展,加上金箔、銀箔、金片、銀片成為常用技法,使薄螺鈿漆器更加輝煌。明代最著名的珍珠母漆匠是江蘇揚州的姜。他的代表作《雲龍海水紋長方盒》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朝嘉慶、道光年間(1796 ~ 1850),江蘇揚州的漆藝家陸穎之和他的孫子陸魁生擅長各種上漆技法,尤其是厚珠母貝技法,鑲嵌的薄片雕刻得高於漆面,有浮雕效果。大約在清朝後期,薄珠母貝技藝瀕臨失傳。20世紀在江蘇揚州、山西、安徽、上海等地恢復,稱點螺。
  • 上一篇:桌面上HONOR的文件夾裏有什麽?
  • 下一篇:《憶冤錄》中阮玉珠叫什麽名字?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