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幣是國家發行的強制性貨幣符號。紙幣作為價值的象征,只能代表壹定的價值,本身就壹文不值。在壹定時期內,無論紙幣的發行量有多大,它所代表的價值總是壹定的。流通的紙幣越多,單位紙幣所代表的價值就越小,這就被認為是“貨幣貶值”。因為國家需要花費壹定的人力物力來制造貨幣,所以紙張等材料是有價值的,也有學生認為紙幣也有壹定的價值。這是壹個經驗主義的誤解。紙幣是壹種價值符號,造幣材料只是這種符號的物質載體,紙幣所代表的價值與造幣材料的價值沒有必然聯系。商店裏的商品用紙幣定價,只是意味著壹定數量的紙幣可以作為交換這種商品的媒介,也就是說紙幣可以代替貨幣來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在這裏,不要誤以為紙幣是有價值的,所以可以作為價值尺度來衡量其他商品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