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在漢時稱為秦琵琶,唐時稱阮鹹,宋時稱阮,壹直到清朝的時候都是保持古制的,到了現在才有所改變和發展。
阮的音箱是圓形的,音箱圓形,十二個音柱,四弦,用假指甲或撥片彈,用於獨奏、重奏和歌舞伴奏或參加民族樂隊演奏,藝術表現力十分豐富。
東晉“竹林七賢”中的阮鹹是傑出的音樂家,最喜彈奏這種樂器,由於阮鹹善彈和當時社會對竹林七賢的崇尚,這種樂器收到了歡迎,逐漸流行,而成為獨奏、合奏或為相和歌伴奏的主要樂器。
阮鹹在盛唐時期流傳東瀛。至今,在日本古都奈良東大寺正侖院中,還珍藏著壹張唐代傳去的螺鈿紫檀阮鹹。這張阮鹹長100.7厘米,四弦、14品,在圓形***鳴箱的面板上,開有兩個圓形音孔並鑲有音窗。
阮由琴頭、琴頸、琴身、弦軸、山口、縛弦和琴弦等部分組成,琴身是壹個呈扁圓形的***鳴箱,由面板、背板和框板膠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