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歡伯
因為酒能消憂解愁能給人帶來歡樂,所以就被稱為歡伯。此別號早出在漢代焦延壽的“酒為歡伯,除憂來樂”中。
2、掃愁帚、釣詩鉤
因酒能掃除憂愁,且能鉤起詩興,使人產生靈感,所以蘇軾就這樣稱呼。後便以“掃愁帚”,“釣詩鉤”作為酒的代稱。
3、般若湯
佛教徒用的隱語。佛家禁止僧人飲酒,但有的僧人卻偷飲,因避諱,才有這樣的稱謂。
4、綠蟻、碧蟻
酒面上的綠色泡沫,也被作為酒的代稱。
5、天祿
相傳,隋朝末年,王世充曾對諸臣說,“酒能輔和氣,宜封天祿大夫”。所以用天祿來作為酒的別稱。
6、青州從事、平原督郵
“青州從事”是美酒的隱語。“平原督郵”則是壞酒的隱語。
從事”、“督郵”,原為官名。因為青州境內有齊郡,齊與臍同音,凡好酒都是酒力下沈到臍部的,從事又是美職;而劣酒則不下肚,至橫膈膜為止,平原有鬲縣,與膈同音,督郵又是賤職,故以此為喻。
百度百科-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