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最重要的是看包漿和顏色。古語有五種顏色,分別是佛紙、栗殼、番茄皮、李唐、棕色,其中佛紙的顏色是第壹種。上海朵雲軒1995年拍賣有壹件青銅爐(19.2厘米高),顏色可達佛經紙色。另外,壹些特殊工藝制作的銅爐,價值比普通銅爐高出數倍。
3、其次是造型、鑄造、尺寸和重量。造型飄逸雄健,有耳有腳者勝無耳無腳者。施法者越精煉越好。從尺寸上看,直徑8-12 cm的爐最常見,屬於小尺寸;直徑約15 cm的爐中等,數量比小的少,但數值比小的高;直徑大於20厘米的爐大,熟練工人少,價值也高。同樣大小下,爐子越重,數值越高。如友收藏的明末清初玄爐,直徑只有15.8厘米,重7公斤。在這種規模的青銅爐中屬於超重量級,價值比普通的3斤重高出數倍。
4.最後,看支付的質量。模型越精致越奇特,越有助於斷代,銅爐價值越高。宣德爐有明、清、民國鑄造,但年代如何判斷?從整體造型來看,明代青銅爐整體風格典雅渾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