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964年,江蘇六合程橋鎮出土壹件春秋晚期鐵塊,經鑒定為白生鐵。這是迄今為止中國出土並經過科學分析的最早的生鐵。戰國中後期,鐵器在中國農業和手工業生產中占主導地位。據不完全統計,戰國時期出土的制鐵工具約有16種,大部分是生鐵及其軟化部分,塊狀煉鐵處於輔助地位。這說明此時中國的生鐵生產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鐵制農具的廣泛使用已經成為社會生產發展的標誌。春秋晚期,農業生產中使用鐵農具。鐵制農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產率。恩格斯曾指出:“鐵使耕種更大面積的農田和開墾廣闊的森林面積成為可能。它為手工業工人提供了壹種極其堅固鋒利的工具,這種工具是石頭或當時已知的其他金屬所不能抵抗的。”[4](第18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