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交尾琴是漢代蔡邕所作。漢末蔡邕被殺後,此琴存放於朝廷圖書館。魏晉南北朝時,齊明帝為了欣賞當時的古琴大師王中雄的技藝,把它帶出圖書館,請它演奏。
王中雄連續演奏了五天,為明帝即興創作了《討厭的歌》。後來,它被傳給了南唐的大師李靖,後來又被贈送給了周舟。李煜死後,他屬於松石。明代昆山人王鳳年還有壹套蔡邕制作的交尾琴收藏,從此杳無音信。
擴展數據
焦秦偉的來歷:
焦是東漢著名文學家、音樂家蔡邕創作的壹架鋼琴。蔡邕“江海流竄,遠涉五會”時,曾搶救出壹段異響的梧桐樹,在大火中未被燒毀。
蔡邕根據木頭的長度和形狀做了壹把七弦琴,確實發出了很大的聲音。因為琴尾還有燒焦的痕跡,所以取名為“燒焦端”。焦尾琴以其甜美的音色和獨特的制作方法聞名於世。?
後人用“魏嬌琴、魏嬌、焦桐、焦琴”來指琴美,或指壹個歷經磨難而不被賞識的人才;用“通渭蛟,斯通”來寫壹個人才是沒有用的,或者是比喻壹蹶不振,茍延殘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