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關系每個人的生命健康,脾胃是氣血生化的源頭,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好好的保護自己的脾胃,但是現在很多人的脾胃都因為平時不健康的生活態度而有大大小小的各種毛病,那麽有哪些補脾胃終極方法可以治療嗎?
1、健脾法(1)益氣:用於脾氣虛弱,運化無力,能食不能化,以致少氣懶言、四肢乏力、面色不華、肌肉消瘦、腹脹痞悶。方如四君子湯、參苓白術散、資生丸等。
(2)溫陽:用於脾陽不足,寒從內生,畏寒肢冷,脘腹冷痛,下利清谷。方如理中湯,甚則附子理中湯。
(3)升陽:用於脾胃虛弱,清陽不能上升,反被濕困,以氣輕味薄者升舉下陷的清陽,借以達到健脾的目的,或輔以健脾益氣之品,其效益彰。凡大便溏瀉,濕困脾土,或陽氣抑遏於中焦,皆可用升陽法。
方如升陽除濕防風湯、升陽益胃湯、升陽除濕湯、升陽湯、升陽散火湯等。升陽與益氣藥同用,並用升提作用,可用於中氣下陷、大便滑脫及脫肛等癥。
2、養胃法(1)生津:熱病傷津,口幹喜飲,不思飲食,可用甘寒生津之劑,如雪梨漿、五汁飲。
(2)養陰:胃陰不足,舌質幹紅,甚則舌光如鏡,心煩不寐,大便幹結等,可用益胃湯、沙參麥冬湯、玉竹麥門冬湯。
3、祛濕法(1)燥濕:用於濕困脾土,口淡納減,脘悶腹脹,大便溏泄,舌苔白膩,脈象濡軟等癥。方如平胃散。
(2)芳化:用於濕困脾土,升降失司,脘腹脹悶,大便溏泄,腹痛嘔吐,或有寒熱身痛。方如藿香正氣散、藿樸夏苓湯。
(3)滲利:濕聚為水,溢於肌膚而腫,水走腸間而腹瀉,口淡不渴,小便不利,皆可用滲利之劑。辛淡滲利如五苓散,苦溫辛淡如三仁湯、胃苓湯,如濕郁化熱,苔黃而膩,則宜苦寒辛淡,方如杏仁滑石湯、黃芩滑石湯。
(4)滌飲:脾陽不足而痰飲內停,腸鳴便溏,納食減少,或兼心悸短氣,嘔吐涎沫,方如苓桂術甘湯。
(5)化痰:脾濕生痰,咳嗽痰多,痰呈泡沫清稀,可用二陳湯,或與平胃散合用,名平陳湯。亦可用導痰湯、香砂二陳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