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解釋龍山文化黑陶和彩陶

解釋龍山文化黑陶和彩陶

龍山文化:山東龍山文化出土的陶器是繼仰韶彩陶之後的優秀品種,是距今四千多年前我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壹種文化。1928年4月,考古學家吳金鼎在山東省的東部考古時發現了城子崖遺址,1930年11月由原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考古學家李濟、董作賓、梁思永等人組成了考古隊,對城子崖進行了首次發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其中多以黑陶為主,特別是壹種蛋殼陶杯最具代表性,它“薄如紙、硬如瓷、聲如磬、亮如漆”。因它的出現地處章丘縣龍山鎮,所以被命名為“龍山文化”,也稱之為“黑陶文化”。由於黑陶制作工藝復雜、燒結難度難以掌握,所以遺憾地失傳了3000多年。

黑陶:黑陶是陶胎較薄,胎骨緊密,漆黑光亮的黑色陶器。它在龍山文化陶器中制作最為精美。黑陶工藝主要利用陶輪輪制的方法。它不以裝飾取勝,而是以造型見長。黑陶的造型品種除了尖底瓶、罐、盆等外,還出現了鬲(Li)、豆、杯、鼎等品種,造型千姿百態。 

黑陶在燒制時采用了封窯煙熏的滲炭方法,器表呈現出深黑色光澤。它表面磨光,樸素無華,紋飾僅有少數弦紋、劃紋或鏤孔。黑、薄、光、紐為黑陶的四大特點。其中有壹種薄胎黑陶,漆黑烏亮,薄如蛋殼,稱蛋殼陶,代表著這壹類型陶器的傑出成就。

彩陶:彩陶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紅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礦物質顏料進行描繪,用赭石和氧化錳作呈色元素,然後入窯燒制。在橙紅色的胎地上呈現出赭紅、黑、白、諸種顏色的美麗圖案,形成紋樣與器物造型高度統壹,達到裝飾美化效果的陶器。彩陶發源於距今約10000前的新石器時代。人類在新石器時代伴隨著相對定居的農耕文化壹起發明了燒陶技術。關中地區大約在公元前6000年的老官臺文化時期就有了較發達的陶器,有個別缽形器口沿裝飾壹條寬彩帶,這是彩陶的萌芽。在公元前5000年的西安半坡村的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了很多精美的彩陶,表明在半坡時期,人們已經能熟練地控制窯溫,並且彩繪藝術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彩陶的器型基本上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常見的有盆、瓶、罐、甕、釜、鼎等,在器型上很難看出來有其它特殊的用途。在仰韶文化遺址中,曾發現用兩甕對合理葬小孩的例子,甕上鑿壹小孔,表達了原始人對再生的向往。

  • 上一篇:20-25歲適合用什麽精華,有哪些平價好用的精華液?
  • 下一篇:請問有什麽好的家居用品店?可以推薦壹下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