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如下:
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自先秦孔子《論語?述而》
白話文釋義:三個人在壹起走路,其中壹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選擇他們的優點支學習,找出他們缺點加以改正。
2,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出自先秦孔子《論語·子路》
白話文釋義:說話壹定守信,做事壹定有結果,這是淺薄固執的小人嗎!或許也可以算是再次壹等的士吧。
3,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五軏,其何以行之哉?”——出自先秦孔子《論語·為政》
白話文釋義:孔子說:“壹個人如果不講信譽,真不知他怎麽辦。就像大車的橫木兩頭沒有活鍵,車的橫木兩頭少了關扣壹樣,怎麽能行駛呢?”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出自春秋孔子《論語·學而》
白話文釋義: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做事有沒有盡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沒有誠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有沒有按時溫習?”
5,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出自春秋孔子《論語·學而篇》
白話文釋義: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誌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壹個有德的君子嗎?
6,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出自春秋孔子《論語·為政篇》
白話文釋義:我十五歲立誌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7,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出自春秋孔子《論語·為政篇》
白話文釋義:只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獲;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