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請幫忙解釋壹下這首詩,謝謝

請幫忙解釋壹下這首詩,謝謝

典故頗多,有其他人寫好的分析。

“謝泳先生在壹家舊書店購得壹冊詩詞抄本,其中錄有陳寅恪的作品。據說,《陳寅恪詩集》中的《阜昌》壹詩,見於抄本的標題為《題雙照樓集》。謝泳先生認為,這應該是“原題”,而“標題的改動有復雜的原因”(《萬象》第七卷第十二期)。

陳寅恪《阜昌》詩作於壹九四四年十二月,題下有小序:“甲申冬作時臥病成都存仁醫院。”據《吳宓日記》,陳寅恪於十二月十四日因眼疾住進存仁醫院,十七日,“寅恪口授其所作挽汪精衛(兆銘)詩,命宓錄之,以示公權。”日記隨後抄錄了全詩。

這應是《阜昌》的第壹個抄本,因為該詩作於住院期間,如果陳寅恪有手寫稿,大可直接拿給吳宓看。他似乎只是打好了腹稿,聽說吳宓將赴招待蕭公權的晚宴,便“口授”出來,讓其代為轉達。壹九四四年十壹月十日,汪精衛客死日本,壹時議論紛紛。作為歷史學家,陳寅恪對壹位已“蓋棺”的政治人物應該怎樣“定論”,自然會有自己的看法。他急於讓吳宓將詩抄示蕭公權,卻很是耐人尋味。蕭公權是專治中國政治思想史的,陳寅恪是要用他的見解,去影響壹位政治學家對汪精衛的評判嗎?

《阜昌》到底寫了些什麽呢?先來看看吳宓的抄本:

阜昌天子頗能詩,集選中州未肯遺。

阮瑀多才原不忝,褚淵遲死更堪悲。

千秋讀史心難論,壹局收枰勝屬誰。

事變無窮東海涸,冤禽公案有傳疑。

首聯有兩個夾註,“阜昌”後是:“劉豫為齊帝年號。”“集選中州未肯遺”後是:“元遺山選《中州集》,列入齊曹王劉豫詩。按豫曾為進士。”顯然,這是將汪精衛比作配合金兵入侵宋境、受金人冊封為齊帝的劉豫了。說元好問不因劉豫的政治行為,而抹煞他詩界的地位,表明了陳寅恪對待汪精衛的態度。

頷聯中的阮瑀和褚淵,也是指汪精衛。阮瑀即阮籍之父,建安七子之壹。據說他才思敏捷,落筆成章。為曹操謀士時,起草文書呈上,曹操提筆欲有改訂,竟發現不能增損壹字。汪精衛為孫中山草擬“總理遺囑”,孫中山也完全贊同,沒有壹字添改。褚淵是南朝人,曾在宋、齊兩朝為官,他與汪精衛的可比之處較多。其壹,那個有“面首三十”的山陰公主,得知褚淵貌美,讓皇帝將他賜給自己,百般引誘,褚淵卻能坐懷不亂;汪精衛也有“民國美男子”之譽,且從未有濫情的表現。其二,宋明帝臨終,封褚淵為中書令,托他與袁粲壹同協理國事,袁粲死節於宋,褚淵卻助蕭道成篡宋建齊,因此受世人唾棄;汪精衛的情形頗為類似。其三,褚淵任南齊司徒時,壹次乘車外出,閣道斷裂,掉入水中,有人嘲笑他為“落水三公”,“褚淵落水”便成了典故;汪精衛與日本人合作,當然是“落水”了。在這壹聯中,陳寅恪壹面肯定汪精衛的才華,壹面又為他未能早成烈士而最終“落水”感到可悲。

頸聯沒有用典。尾聯是借“精衛填海”的神話,暗喻現實。“東海”即東瀛,指日本;“冤禽”即精衛鳥,指汪精衛;“有傳疑”指當時關於汪精衛之死有種種傳聞。後兩聯的意思比較明顯,陳寅恪本著知人論世的史識,充分考慮到時局的復雜性。他對汪精衛不是簡單的譴責,更沒有壹味地去“妖魔化”,而是在諷喻的同時,又因憐惜其才而表示惋惜。在《陳寅恪詩集》裏,這後四句文字略有差異:

千秋讀史心難問,壹局收枰勝屬誰。

世變無窮東海涸,冤禽公案總傳疑。

“心難論”改成“心難問”,“事變”改成“世變”,“有傳疑”改成“總傳疑”,意思都更進壹層,復雜的心態愈加明顯。由此也可以肯定,吳宓抄錄的是初稿,後來,陳寅恪又作推敲,修訂成詩集中保留的樣子。

《吳宓日記》中的這首詩,原本沒有標題。《陳寅恪詩集》中題為“阜昌”,實際上是取首二字為題,相當於“無題”。兩相對照,前後是壹致的。陳寅恪會不會壹度將此詩的標題擬定為“題雙照樓集”呢?可能性不大。首先,汪精衛生前出版的有《汪精衛文存》、《汪精衛集》及《雙照樓詩詞稿》等,並沒有什麽《雙照樓集》,寫成“題雙照樓集”,至少有悖歷史學家的嚴謹。再說,此詩寫作的動機是“挽汪精衛”,並非是在幾乎雙目失明的狀態下,看了什麽書有感而作。也許,是傳抄者怕人讀不懂詩的內容,又不便直書汪精衛的名字,才像錢鐘書《題某氏集》那樣,給它按上壹個隱諱的標題吧?”

  • 上一篇:妳說石的那句英雄回金陵久是什麽意思?
  • 下一篇:有誰知道繪畫頻道繪畫班的國畫老師是誰?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