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古代兵器,這種兵器,是在木柄或鐵柄上安裝壹個蒜頭或蒺蔾形的重鐵器,憑藉重力錘擊敵人。錘大體可分為長柄錘、短柄錘和鏈子錘。長柄錘多單用,短柄錘多雙使。錘多沈重,使用時硬砸實架,其用法有涮、拽、掛、砸、架、雲、蓋等。
所翻查的資料中,最早看到錘這東西的,是“竊符救趙”故事中,魏國公子信陵君無忌,竊得虎符,矯詔命將軍晉鄙發兵援趙,晉鄙尚有所疑,即遭勇士朱亥取出暗藏的四十斤重的鐵錐擊殺。
第二個記錄是秦始皇巡遊至博浪沙時,張良使大力士懷壹百二十斤重的大鐵錐埋伏路旁,企圖行刺,而誤中副車。早期的這些可以隨身攜帶的鐵錐,沒有固定形狀,都是根據使用者的力氣大小而定制。漢初淮南厲王劉長,刺殺辟陽侯審食其時,用的就是壹種很小型的金錐了。
而真正讓錘這種兵器大量進入戰陣中,是五代十國時期了。我們摘錄幾句史書吧:《後漢書·獨行列傳》:溫序“素有氣力,大怒,叱宇等曰:‘虜何敢迫脅漢將!’因以節檛殺數人。”《舊五代史·唐書·李存孝傳》:“陣中易騎,輕捷如飛,獨舞鐵檛,挺身陷陣。”宋洪邁《夷堅丙誌·婺州雷》:“面醜黑,短發血赤色,蓬首不巾,執檛如骨朵狀。”骨朵,就是錘的壹種。
骨朵本名胍肫,訛為骨朵,是馬戰時代非常厲害的馬上武 器之壹,但是,真正把錘用得出神入化的,不是別人,正是嶽飛先生。當然,這裏得多說兩句了,請見諒。宋金爭雄時期,金國因害怕宋國的馬上長槍,就想出了壹個損招,用很沈重的狼牙棒攻擊宋軍的長槍陣,這壹招十分有效。長槍雖善刺,但遇上借助馬力的狼牙棒時,就比較吃虧了,常常壹個長槍方隊被揮動著狼牙棒的金軍沖 擊得潰不成軍。
狼牙棒後來嶽飛先生就想了壹個比金國人還損的招,用比狼牙棒更重的錘來對付狼牙棒。這壹招果然見效,尤其嶽飛長子嶽雲力大無窮,使的兩只大錘每只重80斤,兩只合重160斤,比俺體重還重了近10斤!在嶽雲的帶頭沖鋒下,把金兵的狼牙棒隊也是沖得七零八落、潰不成軍。據說八大錘大破朱仙鎮是真實的。
八楞錘只可惜八大錘還沒來得及把金兵打出中原,嶽先生就被“莫須有”了,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啊。後來的元軍、清軍,也都沿用了鐵錘戰術,錘也成為他們軍中不可或缺的進攻性武 器。其實,歐洲的士兵也有錘這種武 器,在他們的重裝騎兵隊中,也能發揮出意想不到的巨大威力。當年蘇格蘭和英格蘭的戰爭中,鐵錘兵就能起到決定戰鬥勝負的作用。歐洲的鐵錘兵當然,如果把錘只理解為大規模殺傷性武 器,那就大錯特錯了。作為人類發展史上僅次於刀和火的工具,它的作用是任何先進工具都不能代替的!
銅錘,赤銅所鑄,重五十余斤,錘身雕鏤花印,甚為精美。壹般為勇力之士所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