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談談妳對中國畫的傳承與創新的理解

談談妳對中國畫的傳承與創新的理解

壹、中國畫在歷史中的傳承與創新

無論是原始的巖畫還是戰國時期出現的帛畫,這些早期繪畫奠定了後世中國畫以線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礎。兩漢和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以宗教繪畫為主,人物畫開始重氣韻,註重人物的精神氣質描寫,山水畫、花鳥畫亦在此時萌芽,同時對繪畫自覺地進行理論上的把握,並提出壹定的品評標準;到了隋唐時期,繪畫藝術全面繁榮,山水畫、花鳥畫已發展成熟,人物畫出現了具有時代特征的人物造型。五代兩宋時期繪畫又進壹步成熟和更加繁榮,人物畫已轉入描繪世俗生活,宗教畫漸趨衰退,山水畫、花鳥畫躍居畫壇主流,五代兩宋是花鳥畫的成熟期,花鳥畫在寫生的基礎上,寄托人的誌趣、情操、表達畫家的內心感受,中國畫的精髓“意象”和“寫意”兩者,在這個時期表現得淋漓盡致。宋代繪畫對“意境”的開拓和發展,對後世的影響非常的深遠。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寫意花鳥得到突出發展,文人畫成為中國畫的主流,但其末期則走向因襲模仿,距離時代和生活愈來愈遠。

到了近代,受西方和現實影響,提出了現實主義創作方法,中國畫自19世紀末以後,在近百年引入西方美術的表現形式與藝術觀念以及繼承民族繪畫傳統的文化環境中,出現了流派紛呈、名家輩出、不斷改革創新的局面。 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畫面對傳承與發展,康有為提出“以復古為革”“合中西而為畫學新紀元”的主張;徐悲鴻主張“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畫之可采入者融之”,高劍父、高奇峰等嶺南畫派畫家,提倡折中中外,融合古今,將日本畫法與傳統的撞水、撞粉法和沒骨法相糅合,創造出了壹種雄勁奔放、具有時代感的新風格。陳之佛將中外裝飾藝術中的色彩融入工筆花鳥畫的創作,張大千借鑒西方抽象表現主義的某些手法,創出潑彩畫法。從40到80年代,人們不停圍繞著中國畫的創新與發展展開討論與研究。

二、中國畫必須傳承下去的理念與精神

1.傳統文化修養不能缺失

目前在國畫創作領域,中國傳統文化修養普遍缺失,形成了壹種獨特的所謂中國文化貧血現象。正與壹位海派名家所說的:相對於創新,今天的中國畫更需要傳承。這種傳承並不是簡單地指繪畫技法,更重要的是壹種對待中國文化的態度。中國畫莫要斷了中國文化的根。現在不少人打還沒有‘打進去’,就滿腦子想著‘打出來’。中國畫精神內核和美學標準卻壹直與中國傳統文化血脈相通,傳統畫論中稱中國畫為“文之余也”或“文之極也”。“余”也好,“極”也罷,都強調中國傳統文化修養乃是中國畫的根基所在。當代中國畫創作本應以中國文化修養作為有力的支撐,真正成為中國文化壹個不可分離的組成部分。傳統文化精神的傳承是中國書畫發展創新的根基,如果離開了這個前提,借鑒就變成了取代,發展和創新的結果就是異化。

2.人文關懷不可或缺

雖然美術創作不及文學作品更能揭示社會的矛盾和復雜性,但藝術品作為壹種圖像,卻可以反映出每個時代的精神面貌,這是它獨特的價值所在。“現代中國畫很重要的壹點是尋找人們***同的文化取向,”人文關懷是現代中國畫不可或缺的元素,只有具有藝術家人文關懷的作品才能使人感動。

3. 藝術必須源於生活

藝術只有源於生活才有生命,中國話也是如此,只有深入生活、體驗生活,從生活中汲取靈感,用來源於生活中的真實感受創作出的作品,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 上一篇:請問第五套人民幣壹百元尾四同號6666有沒有收藏價值。謝謝!
  • 下一篇:上海所有電臺的頻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