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誰是被載入史冊的人

誰是被載入史冊的人

壹個朋友曾經給我看過壹幅畫,問我能不能買。我委婉的說不太喜歡。他的下壹句話是,他是某省美協副主席,某畫院院長!又...我打斷他說:“妳是買畫還是買官銜?”因為我知道,拿官銜說事的人,很可能沒有真本事。

記得2010的時候,壹個搞工程的朋友(其實沒什麽聯系)花了壹百萬買了壹個省美協主席的三幅畫。我看過這三幅畫,是房子拆了之後畫的,破墻荒蕪。壹年後,這個朋友需要資金,打算搬家。結果30萬沒人要,因為美協改了。

相比之下,無論市場如何波動,中國美院張先生的作品價格依然堅挺,價格在畫廊中始終處於中上位置。為什麽?因為第壹,張老師是靠作品說話,而不是靠職位等所謂的光環。二、張老師的作品以“元人筆墨運宋人山川谷”為主線,筆墨是傳統的脈搏,不落伍,自然也不會過時。妳再讀壹遍中國山水畫史,自然就明白幾千年來,歷史上流傳下來的是什麽樣的畫,什麽樣的人。以史為鑒知興亡,博采眾長知得失。

再看兩條新聞:

書畫圈的“官拜”就像皇帝的新裝壹樣。畫家、買家、投機者、莊家都不願意戳破這個泡沫。只要協會的領導不換,這種傳包裹的遊戲還會繼續玩下去。

-來源《上官新聞》

字畫很大壹部分被視為“禮物”和“人情”,也就是說,買畫和收字畫禮物的人,大多對字畫不太了解,但他們能分辨出美國書協主席、副主席和理事的輕重,然後就能算出相應的價格,從而明確自己進行利益交換的籌碼。

——摘自《中國時報》

今年1年底,中國美術家協會換屆,引發了書畫收藏市場的巨大波動。原主席、副主席的書畫作品市價瞬間腰斬,甚至跌至原價的三分之壹或四分之壹;新領導人的字畫價格上漲很快。

他們的藝術水平是直線下降還是直線上升?不,只是位置變了。位置越高,畫價越高。藝術水平是隨著職位的提高而提高的嗎?別忘了,古往今來,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官。

再看看這些人。他們生前默默無聞。他們去世後,他們的作品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更加輝煌,堪稱經典。黃秋園,陳子莊,張鵬,開始了佳能...這些大師壹生謙遜,致力於繪畫,不求名利,立足傳統,永遠被後人敬仰。

我們看不懂畫,評判藝術的標準也很復雜,需要學習,需要長期的沈浸和培養。所以,就算大眾的眼光有點俗氣,喜歡標準簡單,人事設置清晰,也無可厚非。不過畫家以此為由混圈子,混聯想,似乎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但是,妳要明白,歷史是公平的,那些在歷史中發光的人,真的是孤獨的人,沈默的踐行者。

  • 上一篇:趙忠祥去世後留下了5億遺產,可自己兒子卻壹分沒得到,遺產都給了誰?
  • 下一篇:這樣的律師函是否有用,有作用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