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作有《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哈默手稿》等。
1、《蒙娜麗莎》
《蒙娜麗莎》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列奧納多·達·芬奇創作的油畫,現收藏於法國盧浮宮博物館。 該畫作主要表現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靜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壹位城市有產階級的婦女形象。
《蒙娜麗莎》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美學方向;該作品折射出來的女性的深邃與高尚的思想品質,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於女性美的審美理念和審美追求。
每年到盧浮宮鑒賞《蒙娜麗莎》作品的人數,大約有600萬左右。1952年,德國發行首枚《蒙娜麗莎》郵票。
2、《最後的晚餐》
《最後的晚餐》是意大利藝術家列奧納多·達·芬奇所創作,以《聖經》中耶穌跟十二門徒***進最後壹次晚餐為題材。
畫面中人物的驚恐、憤怒、懷疑、剖白等神態,以及手勢、眼神和行為,都刻畫得精細入微,惟妙惟肖,是所有以此題材創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壹幅。收藏於意大利米蘭聖瑪利亞感恩教堂。
3、《哈默手稿》
《哈默手稿》是2013年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列奧納多·達·芬奇。該書是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藝術家、科學家達·芬奇留下的手稿草圖,內容涉及解剖學、建築學、天文學、巖石和化石,***72頁。
達·芬奇壹生勤於記錄,寫下了數以萬計頁的手稿,而現存的手稿有5000多頁。在他那卷帙浩繁但疏於整理的手稿裏,很少註明日期,事實上人們已經習慣於將達·芬奇手稿稱作“含義模糊的紙片”。正因為如此,他在米蘭時期書寫的連續72頁的《哈默手稿》則更顯得彌足珍貴。
擴展資料
《蒙娜麗莎》油畫:該作品經過了四個創作階段:第壹層,是壹幅對未知對象的肖像草稿,從輪廓可以看出,有較大的頭、鼻、雙手和較小的嘴唇;在第二層裏,達·芬奇用壹幅《佩戴珍珠發飾的肖像畫》覆蓋了最初的草稿。
第三層,是1503年創作的《麗莎·格拉迪尼肖像》,帕斯卡認為這才是蒙娜麗莎的原貌,也是他所認為的“另壹幅女人的畫像”。畫中的蒙娜麗莎眼睛看向左邊,面帶微笑,這是當時標準的肖像畫模樣。第四層,是《蒙娜麗莎》油畫作品:臉微微向右轉了過來,就連目光也是向右的。
《蒙娜麗莎》創作時間,大約從1503年至1506年。該幅畫創作於達·芬奇人生的轉折點,即從服務了17年的米蘭斯佛紮宮廷,回到了佛羅倫斯。
很有可能在那段時間裏,達·芬奇贏得了政治家馬基維利的支持,他主要從事軍事工程,利用業余時間創作繪畫作品。達·芬奇畫完《蒙娜麗莎》之後,便投入到了亞諾河改造計劃。
百度百科-達·芬奇
百度百科-蒙娜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