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15”晚會曝光了4S多家品牌店鋪借私家車“小病大修”牟取暴利的現象,很多車主終於明白了“原來4S店鋪平時就是這麽宰我的”。然而,記者在本市調查發現,車主遇到的問題並不止於此。“別出心裁的名字”增加了維修項目,成為4S門店的“生財之道”。
車主譚女士遭遇了“痛徹大悟”。她的裸車價格約為65438+萬元。以每次保養所必需的機油為例,同品牌同款的機油,在普通零售網店只要198元,而在4S店的價格是248元,和50元的不壹樣。
零配件和耗材價格的上漲只是冰山壹角,“大頭”是維修項目的費用。帶著譚女士,記者將車開到了某知名連鎖汽車維修服務中心進行檢查並留存照片,隨後將車開到了某店進行維修,隨後拿到了“維修結算單”,花費近2000元。譚女士說:“這兩年每次保養最少也要這麽多,多的時候要3000多元。我不知道4S的店是怎麽維持的。”
記者開著車帶著譚女士來到了之前的汽車維修服務中心。該店負責人孫先生直言:“妳被坑了!”他壹手拿著譚女士在店的《保養結算清單》,壹邊打開引擎蓋壹邊指著駕駛室說:“轉向油338元不用換;更換剎車油400元根本沒到公裏數,也不用換。”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更“坑爹”的維修項目。該負責人告訴記者:“比如‘制冷系統清洗’、‘空調通風管道清洗’,這些維修項目每項至少300元。其實就是用布擦,用空調吸。有用嗎?待會兒又臟了!這是行業的‘潛規則’。”
記者又來到了壹家品牌4S店。征得做完維修的業主同意,記者查閱了多份“維修結算清單”。“最近是春天,容易對花粉過敏。再加上空氣質量差,妳的通風系統壹定要清洗;制動系統太重要了,必須對制動系統進行保養。”車主楊女士告訴記者,“服務顧問這麽壹嚇,以後誰敢不聽?這兩樣加起來要800多元;說實話,車打完了也沒變,就是個安心!”
在采訪調查中,很多車主都表達了類似的感受。車主出於信任把車送到4S店,而4S店以“專業知識”為幌子,把“貓膩”和“潛規則”做成欺騙消費者賺錢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