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中,日軍11歲斜機槍“出鏡率”很高。具有精度高、連發能力好等優點,曾是抗戰初期的主力機炮,二戰產量為2.9萬門。
這種槍是日本在壹戰後使用的,面對其他國家的軍備競賽,日軍對輕機槍的需求越來越明顯。因此,日軍開始研制壹種可以隨時隨步兵移動的輕機槍,以增強壹線步兵班、團的火力。
它使用6.5毫米口徑輕機槍,1922年在日本定型為標準裝備,命名為大正十壹輕機槍。因為它的槍托向右彎曲以便於瞄準,中國稱它為“歪棍”機槍。
全槍重10.22kg,射速可達每分鐘100發,有效射程600m。采用導氣室自動原理,采用楔形插銷動態鎖定機構。甩殼機構為破殼,甩殼機構為雙臂杠桿。擊發機構是錘平移式,槍機架後面的凸點是錘,靠復簧的能量擊發,擊發機構是連發。
全炮長度只有1105 mm,相對較短,有利於步兵攜帶進行突擊和沖鋒。而且這麽短的尺寸非常適合身材矮小的日本人。因為用的是6.5mm子彈,所以彎柄的後坐力比較小。
其供彈方式為漏鬥式,可直接使用與38式通用的5發橋式夾,有利於直接在斜把上裝填彈藥,節省戰場上壓子彈的時間,無需等待所有子彈發射完畢即可裝填機槍。而且它的精度高,主要是通過提高精度來提高殺傷力。
可以說,“彎柄”機槍實現了日軍基於戰鬥彈藥保障的思想,但同時犧牲了戰鬥使用中的整體性能。尤其是“彎柄”機槍的結構和動作過於復雜。但由於這種機制的高度復雜性,也存在故障率高的隱憂。
因為兩腳架太長,火線太高,而且位置很靠前,不方便發揮火力,主副射手位置太近,戰場生存能力弱。而且其可靠性極差,對環境的變化非常敏感。在東北高寒條件下使用可靠性很差。只有把油壺放在裝彈機旁邊,隨時給零件和子彈上油,才能保持可靠性。
後來在東南亞高溫高濕條件下使用,可靠性更差,就算司機用油壺也無濟於事。它的故障率只有在精心擦拭維護和軟性作戰強度的理想條件下才會相對較低。
但這不適用於戰鬥。隨著這些缺陷更加明顯的暴露,其主力位置已經被96式輕機槍取代,甚至其產量是歪機槍的數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