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BBC報道,當地時間2月17日,米菲兔的創造者、荷蘭著名作家、畫家迪克·布魯納(Dick Bruna)在荷蘭烏得勒支市去世,享年89歲,其出版公司公布了這壹消息,“他在睡夢中去世,走的時候很安詳。”
1927年8月23日,迪克·布魯納出生於壹個出版商家庭。其父擁有荷蘭最大的出版發行網絡,並希望子承父業,偏偏迪克對此並不感冒,並立誌成為壹個作家和畫家。
1955年的壹個假期,迪克和1歲的兒子在沙丘見到壹只小兔子,此後兒子天天吵著要他講寵物兔子的故事,於是他講出了《小兔兔與海》的故事,也就是熱銷全球的童話書主角米菲兔(Miffy)。
起初,迪克曾糾結於米菲兔的性別,後來,他在跟兒子講起這個故事的時候,想到可以畫壹個女生形象的兔子,因為他想給這只兔子畫裙子而不是褲子。直到1970年代,米菲兔的第六本書出版,他給兔子穿上了裙子,才壹錘定音。
迪克·布魯納正在工作室畫稿迪克·布魯納正在工作室畫稿
由於受到荷蘭的抽象美術運動“荷蘭風格派運動(De Stijl)”的影響,迪克·布魯納喜歡用鮮艷、單純、明快的顏色進行創作。布魯納利用單純的抽象的線條和簡單的顏色,創造了這只擬人化的小兔子,並以之為主人公講述她的日常生活。雖然米菲的形象並非很寫實,但還是能看出來這是壹只兔子。在荷蘭語中表示小兔子的單詞是“konijntje”,布魯納把“konijntje”簡化成“Nijntje”,也就是米菲兔的原名了。米菲這個詞源自荷蘭語兔子的縮寫,在荷蘭,米菲兔名叫Nijntje(發音是[?n?i?nc?]),Miffy是她的英語譯名。
1955年第壹版米菲兔1955年第壹版米菲兔
1955年的米菲兔,與現在的形象有些不同,胖墩墩的,像個有松軟耳朵的玩偶;到了1963年的第二版,米菲的線條更加簡練,耳朵輪廓改為橢圓形、長長尖尖的。現在的米菲兔耳朵更加圓潤,這是後面多次修改的結果。
在其長達60年的職業生涯中,布魯納總***為米菲兔創作了124幅插圖。在荷蘭原版的編排中,每本米菲兔的故事書都包含12頁,每壹頁都有壹幅插圖,大多數還配了四行詩(第二行和第四行押韻)。詩的內容是壹些孩子可以理解的或者他們將要面對的場景(比如醫院或者學校),每個故事都有圓滿的結局。當然,還有壹些書是沒有文字的,比如《Miffy‘s Dream》。
1963年第二版米菲兔1963年第二版米菲兔
米菲兔的故事書開本很小,布魯納認為,這對於他的小讀者來說很重要,“創作人物時,要以簡單明了為準則。我時常幻想有壹個小孩坐在我的面前,這樣我就覺得,這本書是為他們而寫,而並非他們的家長。”布魯納如是說。大部分的米菲圖書都明確寫著適合4歲到8歲的兒童閱讀。米菲兔的圖書已被翻譯成50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地銷售了8500萬冊。因為這些圖書,布魯納在全球獲獎無數。
為了讓米菲兔“不那麽孤獨”,布魯納為她創作了家庭和朋友。她的家庭成員包括疼愛她的祖父祖母、爸爸媽媽和Alice姑姑。米菲也有很多朋友:兩只分別叫Boris和Barbara的熊(他們是情侶)、1969年出現的Grunty豬和Snuffy狗、1977年出現的poppy豬等。
迪克·布魯納的部份作品迪克·布魯納的部份作品
1992年,米菲兔的故事第壹次在荷蘭被搬上電視屏幕,當時放映的是每集5分鐘的動畫短片。2003年到2007年,米菲和朋友的故事在加拿大Treehouse頻道和幾個美國電視頻道裏播放。2007年之後,米菲才進入公眾電視臺播放,為了故事需要,還增加了壹些新的角色,比如米菲兔的筆友Melanie及其非洲家庭。
米菲兔經常被誤認為是日本的卡通形象。原因之壹是,同樣走極簡線條畫風的hello kitty(凱蒂貓),和米菲兔有幾分相似。但其實,凱蒂貓在米菲兔誕生了19年後才被創作出來。原因之二是,米菲兔在日本十分受歡迎,很多日本商家用很便宜的價格售賣日本制作的米菲兔。2010年,在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采訪時,“米菲爸爸”布魯納表示他不喜歡凱蒂貓,他認為凱蒂貓抄襲了他的米菲兔。
迪克·布魯納壹直被譽為米菲兔的“生父”。2007年,當他邁入80歲後,他則笑稱自己如今已是米菲兔的“祖父”。2011年,迪克·布魯納正式退休。2013年,第壹部米菲兔電影《劇場版米菲·動物園尋寶》正式上映。
2015年,為紀念米菲兔誕生60周年,朝日新聞社在東京銀座主辦了壹次“米菲兔特別展”,迪克·布魯納最初創作米菲兔的畫稿也首次公開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