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1。妳對詩歌博客了解多少?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詩的國度。
詩歌在鍛造中華民族的審美情趣、生活品格和社會情操方面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古代文人,大多用詩詞來滋養心靈,抒發情懷,明確誌向,這不僅是他們的精神家園,也是他們筆下的蓮花。
五四以來,新詩如雨後春筍,大部分詩人都不再寫古詩了。新文學史上的著名詩人,都是以新詩的名義聞名於世,只有少數偶爾寫古詩。目前貨幣領先,傳統文化幾近斷裂。我以為除了壹些會寫壹點古典詩詞的老人,還有多少人對這件事感興趣呢?有多少年輕人對米壹知半解?自從開了博客,經常在網上轉悠,發現原來的想法全濕了。網絡上出現了很多詩歌博客。
這使我大為吃驚。從新浪和搜狐網站的初步觀察,詩歌博客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壹類是個人創作,壹類是群體傳播,比如各種詩歌圈;個人博客有三種:壹是內容全是詩或以詩為主,偶爾有美文;第二,詩歌和散文各有千秋;第三,詩歌是內容之壹,與其他體裁的作品構成壹個整體。
從詩歌的寫法來看,壹般有三種情況:壹是嚴格按韻。這些博主對古韻古律研究頗深,對古語古語掌握得很好,對格律運用熟練,與古人相差不遠;第二,基本上遵循押韻,但不完全古,更多使用現代漢語和普通話。第三,基本不循規蹈矩,但基本押韻。寫法基本上是規律和絕對形式,所以我覺得也是古風,因為和完全自由的新詩風有本質區別。
從博主的年齡和經歷來看,涵蓋了18歲以上的人群,從小學開始的大學生,70歲以上的老年人。好像專業不僅限於文史,還有理科和醫學。最讓人驚訝的是,詩歌博客中有相當壹部分是18,9歲的大學生,還有壹部分是今年剛進高校的。
他們對古典詩詞如此著迷和陶醉,實在令人欣慰,因為這是中國文化發展繁榮的希望。從博主的性別來看,女性詩詞博主占了很大比例,堪稱網絡上的“才女”,其詩詞能趕上李清照。
詩博的名字都采用了中國文化和古詩詞中的“傳統意象”,每壹個名字都充滿了中國文化,壹掃當下金錢的惡臭和庸俗,充分說明了詩博無論哪個時代,都深深地浸透了中國文化的烙印,融入了中國文化的靈魂;這也表明中國文化具有持久的魅力和無窮的生命力。詩歌博客的繁榮表明中國文化不會斷裂,任何對中國文化未來的悲觀想法都是不必要的,這讓我很高興。
“五四”以來,新詩為中國文化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並將繼續發展。但是,時至今日,新詩的發展出現了很多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新詩的散文化,極度口語化,沒有詩意。
現在有壹個女詩人在網絡上很紅,但我不敢恭維她的詩,甚至不屑於去讀。我們不反對把口語寫進詩裏,因為古人也用口語,只是太極端了,沒有任何詩意。充其量只是壹個分支句。
詩歌博客的繁榮,我認為也是對新詩散文文化潮流的批判,是對中國詩歌傳統的回歸。寫詩的博主完全可以遵循古韻古法,用古詞古語,用現代音韻,用通俗詞。當然,他們也可以不怎麽遵循規律,但依然保留古詩詞的韻味。
在我個人看來,古典詩歌要發展,不要局限於古韻古法,要創造出壹種具有古典韻味的新體詩,更能為今人所接受。如果是這樣,會更貼近大眾。搜狐和新浪網站的壹些詩歌博客的附錄是為了研究和思考,真的是泄密。沒完沒了:名單按字母順序排列:(1)搜狐:長江、碧波、羅比、冰川、東邪、孤鶴、古風、皎月、陸機、聚軒、橘齋、藍欣、郎悅、六小、魯美、梅園、奇首、喬靜、千若、仁博、世新。尹峰亭、觀風亭、漢江雪、更古齋、孤鳥集(香夫人)、荷葉雨、劍客、絳妝、幾米居、快哉軒、美觀雪、木心齋、冷香亭、龍隱亭、羅先生、綠世界、綠水居、綠世界。騰龍閣、鐵梨齋、望雲齋、文遠亭、無名指、於曉曉、瀟湘亭、香雪齋、逍遙客、逍遙遊、心在何處、采翠軒、羽、怡紅院、怡雅軒、怡美閣、怡心齋、野雲路、楊根齋、余新樂、枕夢亭、仲長歌當哭、長嘯當唱、大海遠帆、窗外白鷺、晨霧細雨、春雨荷、詩境怨猶、詞中納蘭、大漠孤雁(飛詩高遠馳翔、瓜棚閑談、孤帆文庫、古道霞雲、古韻詩話、孤山龍隱、輕使者、海闊天空、海上明月、海晏河清、冷傲如冰、冷江垂釣、冷塘鶴、冷煙和崔玉、冷雁輕書、漢商秋楓、浩海船、黃鶴歸來、洪崖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