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想壹想就知道,這樣壹層層嵌套的球體,需要匠人付出多大的心血,自然也就貴了。鬼球技藝在清代達到頂峰。那時候的世家子弟經常把買來的鬼球掛在腰間,壹般都是象牙質地,閑暇時摘下來玩,經常引起別人側目。玉又硬又脆,所以更難雕刻。如果有人在腰間掛壹個玉制的鬼球,那就更難得了,會讓同行羨慕嫉妒恨。所以清朝那些達官貴人,往往會花巨資購買鬼球,互相爭搶財富,使得鬼球的價格壹漲再漲,成為清朝珍貴的奢侈品。
雍正帝時期,由於康熙末年赤字嚴重,為了充實國庫,向富人多征稅,雍正帝實行“官紳為仆領糧”和“攤地入畝”的政策,打擊地主。基於這壹基本國策,雍正帝大力提倡勤儉節約之風,打擊鋪張浪費。鬼球作為奢侈品,被列為打擊對象。雍正帝禁止制造,也禁止人們購買和把玩。有壹段時間,做鬼球的手藝人要麽轉行,要麽做其他手工藝品。這種技藝在雍正受到嚴厲的壓制。
乾隆年間,鬼球再度興起,達到新的高峰。在當時,記錄的鬼球可以雕刻多達60層嵌套的牙齒,這是不可思議的。然而乾隆朝巔峰之後,鬼球就走下坡路了。比如後來的嘉慶皇帝就是鬼球迷。他收藏的壹個13層嵌套的象牙鬼球已經成為國寶(如下圖),但已經比不上乾隆時期經常嵌套三四十層的鬼球,更不用說象牙的質地,不是玉石,其價值也就發揮出來了。到了清末,玉鬼球的雕刻工藝幹脆失傳了。如果當時有人能拿出鬼玉球,那真的是珍品中的珍品,價值連城。
中國第壹個現代玉球在玉鬼球雕刻技藝失傳多年後,於1966試制成功。這是壹個八層旋轉玉球,直徑12.8厘米。參考牙雕球的工藝,將玉石雕刻成多層球,層層疊疊,每層可以自由旋轉。這件作品被輕工業部鑒定為中國特有的玉雕品種,送往出口商品交易會,立即被外商作為藝術珍品買走。
到1974年,中國已經能雕刻出16層不同顏色的玉球。“鬼球”這種離奇的技藝終於在現代全面復興,讓中國古老的文化遺產不至於被割斷,實在令人欣慰。
關於鬼球還有壹段軼事:民國時期,1915年夏天,為了慶祝巴拿馬運河通航,在美國舊金山舉辦了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廣州牙雕大師翁昭制作的24層牙球在海外展出,日本作品也是30層牙球。兩者大小差不多,表面雕刻和內部沖壓都很精彩,但日本比廣州多了六層,讓人以為金牌是日本的。這時,中國代表要求用開水燙兩個牙球。結果在眾目睽睽之下,日本牙球瞬間分崩離析,而廣州牙球卻完好無損。原來日本的牙球是用膠水拼接粘合而成,而廣州的牙球是用壹整塊象牙雕刻而成。結果,翁昭的作品獲得了博覽會等金獎,而日本人卻把自己的醜陋暴露在世人面前,為國人增添了茶余飯後的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