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唐代《元和氏纂修》概括道:“鄧,滿姓,殷侯國也。春秋時,鄧武後離魯超,後被楚文王所滅,子孫以國為氏。”
鄧氏家族在繁衍發展過程中,也吸收了外姓成員。據《安化鄧氏族譜序》記載,南唐宗師李靖曾以其第八子李聰穎為鄧王。
南唐亡後,其子李天和為躲避宋太祖的屠戮,以父銜為氏,保全了性命。
鄧姓最集中的地方是中原、長江流域和沿海,其中以江西、湖南、河南最多,其次是四川、廣東、福建、江蘇。
鄧姓是壹個多民族、多起源的古老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中排名第26位,屬於超姓系列,人口約910萬(截止2015),約占全國總人口的0.57%,以四川、廣東、福建、湖南、江蘇、江西、臺灣省等省最多,華北、東北等地也有少量鄧姓。
姓鄧的名人
鄧通1
西漢時期,鐘書以鄧氏錢糧聞名天下,是鄧氏家族的第42位祖先。
2.鄧禹
跟隨光武帝的劉秀打敗了王匡和劉平軍,在關西聲名鵲起。天下太平,功業卓著,封於高密侯。後圖雲臺,二十八將之首,鄧氏第四十七祖。
3.鄧艾
曹魏,名將,任鎮西將軍,率軍滅,鄧氏第五十四祖。
4.鄧世昌
1894黃海之戰,晚清著名海軍軍官、愛國將領率領致遠艦英勇作戰,全艦官兵壯烈犧牲。
5.鄧小平
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 * *生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之壹,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理論的創始人。
擴展數據
鄧姓信息
1,姓祖
是晉的後裔,被顓頊封為滿氏。相傳幾千年前,黃帝的孫子顓頊列文封功勛之子少昊為金田人。滿氏之後,代代繁衍,分支眾多,鄧氏就是其中之壹。
2.主要來源和流向
它源於人的姓氏,源於商朝皇帝武定賜給其叔父姬滿的封地。歷史上叫鄧國(今河南省鄧州市),以國為名。《妳的姓在哪裏》中的鄧姓解讀?“鄧的姓是從人來的,是以國為姓的。
商朝丁封其叔為鄧侯,建立鄧國,所以地址在河南鄧縣(今鄧州市)。春秋時期,鄧被楚國所滅,其國君的壹些後代以“鄧”為姓。"
兩周時期,鄧國是繼西周、春秋之後延續六百余年的周朝南方最重要的諸侯國之壹,後鄧匡遷至南陽新野。楚滅鄧後,楚之子被封為,後稱鄧城。在湖北省襄樊市襄城縣西北,楚之子的後代取名“鄧玲”。
傳至復興漢室,輔佐漢光武帝建立東漢的滿弓第四十七代孫。因“雲臺第壹功”,被封為“雲臺二十八將之首”。
漢高祖死於元興元年(公元105年),禹公孫之女鄧綏進入劉的東漢權力中心,直至成為中國歷史上第壹位皇後。我鄧氏家族也成為了東漢最強大的外戚家族。
愚公居住在新野,東漢時新野屬南陽郡管轄。所以東漢時,我支鄧因“雲臺首功”和“十三子,後人可鑒”而稱南陽郡鄧氏。
自滿吉、鄧國禮、鄧朝侯→鄧惠侯→鄧→鄧恒侯→鄧→鄧中侯→鄧惠侯→鄧浩侯→鄧→鄧起侯→鄧熙侯→鄧→鄧培侯→鄧碧侯→鄧純侯→鄧恒侯→鄧略侯→鄧宣侯→鄧尚侯。
亡國後,鄧侯的子孫以國名為氏,以紀念故國,史稱鄧氏正宗,也稱滿姓鄧。
參考百度百科-鄧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