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方法:
1、洪武釉裏紅瓷器主要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多數是清官舊藏之物,以尺寸超過30厘米的大盤子居多,口沿分為兩種,壹種是圓的,另壹種是菱花形的。釉裏紅呈色多數灰暗,有些甚至容易與青花混淆,需要仔細觀察紋飾線條中的細部顯露出的紅斑,方能將二者準確的區分。
這種盤子在造型和花紋裝飾方面與元代瓷器沒有區別,唯底足修飾與元代有微小差距,元代底足看似粗糙,但是用手摸的感覺不紮手,洪武的底足則感覺紮手。
2、看釉裏紅陶瓷的釉質
看釉裏紅陶瓷釉質的粗細、光澤以及氣泡、疏密等幾方面的特征。比如舊瓷常有“瑩光”或“酥光”壹類的光澤,新瓷則多有“火光”,雖然很多仿古陶瓷經過加工處理後,也能看見“火光”,但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不自然的光澤。
擴展資料:
釉裏紅瓷器特點:
1、明代釉裏紅碗型
洪武釉裏紅碗有直徑40厘米的大碗和直徑20厘米的中碗兩類。
直口大碗直口,深壁,矮圈足。釉底或底足露胎,砂底有火石紅,塗姜黃色或赭色護胎汁,胎體厚重。碗心飾折枝花卉紋,碗心外飾壹圈回紋,內外壁繪纏枝花卉紋,常見有蓮、菊、牡丹三種。
內外沿有靈芝、卷葉、海浪及蓮、菊紋等幾種邊飾,外腹壹周16瓣仰蓮紋,圈足回紋。口徑40~42厘米不等。這種大碗另有青花者,是洪武官窯特有造型。青花大碗見賞賜或外銷,釉裏紅大碗唯在宮內使用。
撇口大碗撇口,深弧壁,圈足,足底露胎,胎質潔白細膩,釉裏紅呈色較灰。內壁白釉,碗心飾折枝菊或折枝牡丹紋,外壁飾纏枝牡丹或纏枝蓮紋。另有紅地白花裝飾。口徑38厘米左右。為洪武晚期產品。
中碗直口或侈口窄唇,深壁,矮圈足,胎骨厚重,足底部分露胎,有些釉面布滿冰裂紋,呈色大多紅艷,有暈散。口沿內外及圈足繪回紋,內外壁及碗心繪菊花紋或牡丹紋。口徑20厘米左右。
2、明代釉裏紅胎釉
洪武釉裏紅器有釉面白腴光潤,色彩鮮艷,也有釉面幹澀開片者,這是窯溫不足所致。洪武胎體多堅實厚重,底部多為澀胎無釉,泛火石紅,這是胎土淘洗不精,金屬雜質自然泛出所致,燒成後,器底顯得有塗施漿泥的抹刷條痕,或呈現紅白相間的斑片。
洪武釉裏紅瓷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元代特征,紅色暈散,不太鮮艷,在多數情況下由於燒制技術的限制,多呈較淡或偏灰的色澤,個別器物上還有飛紅的現象,稱之為釉裏黑或釉裏褐。
3、明代釉裏紅紋飾
從裝飾方法來看,洪武釉裏紅采用了白地紅花和紅地白花兩種工藝,基本上是對元代青花工藝的承襲,其中紅地白花的工藝在洪武以後很少見到,永樂、宣德時改用紅地剔花的方法替代。各種紋飾不同於元代層次繁密。元代扁菊花紋仍然較多運用,少見人物故事,動物紋飾。
4、明代釉裏紅繪畫筆法
釉裏紅性能特殊,線描技巧難以駕馭,洪武釉裏紅有兩種主要筆法,壹種為單筆勾勒,如卷草紋、變體蓮瓣紋、花卉的枝葉、花瓣等都用粗細不壹的線條單筆勾勒,猶如中國畫的沒骨畫法。用這種筆法的釉裏紅呈色大多紅艷,釉層肥厚、乳白。
另壹種是雙鉤填色,雙鉤線條有粗細變化,填色有濃淡深淺。用這種筆法的釉裏紅呈色大多灰暗,釉層白或白中含青灰。
5、明代釉裏紅紋飾題材
洪武釉裏紅的裝飾紋樣和同期青花基本相同,只是受到釉料性能限制,畫法稍簡,如牡丹花的花瓣外勾勒壹圈細線留白,青花在留白處再染淡青色,釉裏紅則沒有這道工序。
洪武釉裏紅裝飾紋樣以四季花卉紋為主,主要有牡丹、菊花、蓮花和茶花,另外松竹梅也較多使用。輔助紋有卷草紋、回紋、靈芝紋、蕉葉紋、變體蓮瓣紋、海水紋等。其紋飾的時代特征基本同青花,兩者可相互參照斷代。
人民網-明洪武釉裏紅研究
人民網-元代及明洪武釉裏紅瓷器的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