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金丹學術著作概述

金丹學術著作概述

1.三位專家與書法鑒定(與鄭琦、榮寶齋合作,第3期,2001)

2.《阮元與蘭亭序》(東南文化2001第7期)

3.阮元與南北書派理論及北碑南帖理論(《藝術與設計》2002年第2期)。

4.《經學源流與阮元書法思想》(《書法研究》2003年第2期)

5.《阮元與春華亭帖》(上海2003年第3期)

6.《吉聖教王序》(書法10,2003)簡介

7.阮元與浙派印尼人交遊考論(百年名社印度研究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3)。

8.阮元金石書法年表(書法研究第1號,2004)。

9.《論包的書法批評》(書畫世界,2005年9月)

10.反思中解放:阮元“兩論”的內涵(碑學與康有為書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

11.《從包的書法看的書法批評》(《藝術與設計》2006年第4期)

12.論包書法流派及其現象(第七屆全國書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6)。

13.論包書法流派及其現象(載《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刊》2007年第3期)。

14.激進與變異——論包書法思想的兩面性(第六屆中國書法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7)。

15.關於包書法思想對近期書法界影響的不同看法(《藝術與設計》2008年第3期)。

16.包書法分期及風格述評(書畫世界,2008年9月)。

17.《清朝與易》(《文集》2008年第7期)

18.包書法藝術批評(明清書法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8年7月)

19.包的科舉人生與學術思想(《榮寶齋》2009年第3期)。

20.激進與變異——論包書法思想的兩面性(《中國書法》2009年第7期)。

21.論高二適的書法風格(《中國書畫》2009年第8期)

22.以包為例與清代書法史的再審視(中國書法名城創刊號,2009)。

23.清朝與齊(齊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9)

24.包書法藝術批評(壹)(1,2010號)。

25.包書法藝術批評(下)(第2期,2010)。

26.“論董其昌的書法創作觀”(《中國書法》2010第3期)

27.懷寧和吳安(現代江淮書法風格研究,2010)。

28.論阮元金相學研究的新視野(振興金相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西陵出版社,2010)。

29.包書法技法批評(當代中國書法論文選(技法、創作與教育卷),2010)。

30.論清代北碑南郵結合的書法創作模式(請按原文:古代書法創作研究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10)。

31.“* * * *性與個性——論高等書法教育的規律性與特殊性”(杭州國際高等書法教育論壇論文集2010,2010)

32.阮元金石學研究的新視野(《榮寶齋》第2期,2011)。

33.雪球(中國書法,第2期,2011)

34.鄧與交誼考——兼論包之失(《鄧獎全國書法展論文集》2011年)

35.創作隨想(中國書畫第8期2011)。

36.吳希載的印刷觀與包友人的關系(鼓山西泠印社第三屆國際印刷峰會論文集,2011)。

37.金農與渴筆八分(讀者鑒賞(理論版)2011年11月)

38.吳希載的印刷觀與包友人之關系(上)(第2期,2012)。

39.吳希載的印刷觀與包交遊之關系(下)(第4期,2012)。

40.碑刻書法:阮元金石學研究(中國書法,第3期,2012)。

41.行旅與篆刻:陳洪綬阮元幕府行旅與篆刻考論(明清篆刻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12)。

42.從木墨的出土到《蘭亭序》的真偽(《榮寶齋》第5期,2013)。

43.阮元書法與碑刻交遊考(上)(《榮寶齋》第8期,2013)

44.阮元書法與碑刻交遊考(下)(榮寶齋9號,2013)

45.《清風白雲》(《中國大書法》2013夏)

46.鄧與梁逵、梅逵交誼考(西陵出版社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3)。

47.“金驥·施樂·金驥:論阮元金石學”(《榮寶齋》第6期,2014)。

48.阮元書法歷程及風格考辨(阮元誕辰250周年論文集,2014)。

49.雲莊的印刷文字與清代揚州的印刷祭壇(顧山尹正西陵印刷學會第四屆國際印刷峰會論文集,2014)。

50.從“第二論”看阮元的書法思想(《大雅雲臺:阮元研究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15)。

51.阮元書法歷程及風格考辨(中國書法2015第10期)。

52.碑線:康有為手稿的書法解讀(第十壹屆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學術作品集,2015)。

53.20世紀中葉的揚州印壇及其現象——以蔡壹安、孫龍父親、桑寶松為中心(西陵印章出版社《當代篆刻研討會論文集》,2015);也發表在西陵藝術團(第1,2016期)。

54.印度歷史片段——建國至文革十七年揚州篆刻(中國書法2016第1期)。

55.包《朝代書法與清代碑學的轉折》(中國書法書法第3期,2016) 1。《中國書法史》(與黃雲等人合著,遼寧美術出版社,2001)。

2.《中國繪畫本體論》(參與編寫,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年)

3.《中國書法家易炳壽陳洪壽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

4.包《書法批評》,出版社,2007年

5.經典碑銘教程《西廂記》(古武軒出版社,2007年)

6.從臨摹到創作董其昌(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

7.白蕉《藝術論》(選編,上海書畫出版社,2010)

8.書的奇妙之道(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

9.書法鑒賞(黃雲主編,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

10.《阮元書法研究》(榮寶齋出版社,2012)。

11.篆刻與臨摹(江蘇教育出版社編輯,2013)

12.穆彥齋書畫鑒賞劄記(校對,上海書畫出版社2015)

  • 上一篇:2008年有沒有好聽的粵語歌?
  • 下一篇:笛子有哪些品牌?不管它們是哪裏制造的,越完整越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