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壹個數字,說唐中葉的糧食價格,比較適中的是每斛200錢,壹匹絹的價格和壹斛米相當,範仲淹說到吳越米價是50錢,到,壹斛米的價格就成了600-700錢,這裏面還有個錢的發行量多少問題,流通貨幣少,就會錢重貨輕,流通貨幣太多,又會通貨膨脹。而且錢的品相有好壞,份量也不同,所以明清用銀兩,比錢好計算壹些。
衡量銀兩的價格,我主要是根據米價來計算的,清順治中葉是每石7錢左右。乾隆時,乾隆和李衛討論糧食價格,當時米價大名府是1.75兩,保定是2.15兩,李衛認為大名價賤,保定適中,乾隆認為保定價貴,河北不是主要產米區,這個米價應該再扣除槽運成本。嘉慶時代,江南的米價是豐年2兩,平年3兩,災年4兩,看起來糧價是越來越高,可能這裏有兩個原因,壹個是人口不斷增長,另壹方面是工商業繁榮,轉移了部分農業勞動力,同時又增加了糧食純消費者。
既然要討論過去壹兩銀子等於現在多少錢,我覺得拿嘉慶時代比較是個很好的參照,因為現在也是人口數量大,很多勞動力脫離農業的時代。清朝的壹石米是150斤,而清朝的壹斤約等於600克,這壹石米差不多是90公斤,而最近壹兩年大米價格走出了2002年低谷,屬於米價中等年代,按照9月25日農業部公布的大米批發價格日報,每公斤在3元上下,考慮到批零差價,我們可以算作每90公斤300元,同清朝嘉慶年間每石3兩的平年價格相比,差不多壹兩銀子等於100元人民幣。
今年9月,白銀的價格是廣州有色現貨市場每克1.95元人民幣,清代壹兩是36克多壹點,折合起來是壹兩75元,但考慮到金銀比價幾百年來壹直是白銀下跌,黃金上漲,所以過去的壹兩銀子高於現在75元。
當然類比總是很難,現在人的開銷大,家用電器是古人沒有的,文化娛樂對老百姓來說也很少種類,出遠門可能雇車船,平時都是兩條腿走路。象水滸裏的好漢,宋江、武松、魯智深,包括家裏有些錢的史進,來去都是步行,林沖、徐寧是禁軍教頭,家裏也沒有養馬。如果不出遠門,基本沒什麽開銷。
紅樓夢裏劉姥姥說,二十多兩銀子過壹年,過去基本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糧食自己種,衣服自己織布,商品種類不多,二十幾兩銀子的收入應該是小康了。即使把糧食作價,二十多兩銀子也夠花壹年的。後來賈家給劉姥姥實物之外還有壹百零八兩銀子,當然是劉姥姥裝瘋賣傻得到的意外之財。水滸裏魯達、史進給了金老兒父女十五兩銀子,也能讓他們雇車從延安回到開封了。武松給鄆哥兒五兩銀子,也夠鄆哥兒父親盤纏三五個月,現在肯定不夠,但是在過去,不交房租,不用煤氣,飯菜不講究,山東人主要吃面食,面食又比大米便宜些,壹個老頭子平日吃煎餅大蔥不下館子, 500元應該可以過三五個月日子。
以上這些不知對妳有沒有幫助?